在《解釋篇》裡,他引入了模態命題的議題,他就此指出:“A不是B”否定了“A是B”,而“A可能不是B”不否定“A可能是B”。譬如,一塊布料有可能被人剪開,但也有可能不被人剪開。不管怎樣,相互矛盾的命題不可能都是真實的。因此,命題“A可能是B”的否定不是“A可能不是B”,而是“A不可能是B”。
正文 亞里士多德論時間與模態(2)
福哇手機 更新時間:2010…11…2 8:02:11 本章字數:1289
在直截了當的範疇陳述裡,無論我們是把“不”(not)與“是”(is)還是與“B”聯絡在一起,都不會造成實際上的差異。在模態陳述裡,無論我們是把“不”與“可能”(can)還是與“B”聯絡在一起,均會造成巨大的差異。亞里士多德試想透過改寫的方式彰顯這一差異,於是將“A可能是B”(AcanbeB)改寫為“A是B是可能的”(ItispossibleforAtobeB),將“A可能不是B”(AcanbenotB)改寫為“A不是B是可能的”(ItispossibleforAtobenotB),將“A不可能是B”(AcannotbeB)改寫為“A是B是不可能的”(ItisnotpossibleforAtobeB)(Int1221a37…b24)。這一改寫方式使否定指號的位置沒有歧義,同時也彰顯出一個模態命題與其否定斷定之間的關係。
並非“可能的”模態表述,諸如“不可能的”與“必然的”模態表述,均能以相同的方式予以處理。命題“A是B是不可能的”(ItisimpossibleforAtobeB)所否定的並非是“A不是B是不可能的”(ItisimpossibleforAnottobeB),而是“A是B不是不可能的”(ItisnotimpossibleforAtobeB);命題“A是B是必然的”(ItisnecessaryforAtobeB)所否定的並非是“A不是B是必然的”(ItisnecessaryforAtobenotB),而是“A是B不是必然的”(ItisnotnecessaryforAtobeB)(Int1322a2…10)。
這些模態觀念是相互聯絡的。“不可能的”顯然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