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本該是秋意正濃的時候,但瓊州島除了冬天(11月至次年2月)溫度大概20度左右,剩下的基本上全是夏天。
現在正值,天空湛藍如洗,陽光猛灑大地。
部隊軍工廠辦公室裡,池雨微正埋頭於繁重的翻譯工作中,眼神專注而明亮。
5月份的時候,還親自主導了一項農業引進專案——新品種紅薯“商薯19”的種植。
這項工作對她來說意義重大,不僅能夠提升農場的紅薯產量,更是為以後養豬場的擴大提前儲備食物。
這天,南田農場的田間地頭,連隊長範正正神情專注地觀察著即將成熟的商薯19。
蹲下身子,撥開泥土,露出地裡一個個圓潤飽滿的紅薯。
這些紅薯正是池雨微引進的“商薯19”,從目前的生長情況來看,它們明顯快到了收穫時間,而且看著產量不錯,也許還會超過之前種植的本地紅薯品種“美蘭三角寧”。
範正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期待,這些紅薯將為農場帶來巨大的收益。
正當範正準備向農場長汪保國彙報這一喜訊時,一封來自農業研究所負責人秦教授的信件送到了農場。
信封上的收件人赫然寫著池雨微的名字,但由於她最近一直忙於軍工廠那邊的工作,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回農場了。
範正看著手中的信件,心中不禁有些擔憂:不知道池雨微什麼時候回來,也聯絡不上她。
“這樣吧,信先拆了,搞不好裡面有急事,可別耽誤了。”汪保國果斷地做出了決定。
拆開信封,仔細閱讀起信中的內容。
原來,秦教授在信中詢問了南田農場“商薯19”的種植情況。
他們在農科院的實驗田裡種植的“商薯19”效果並不理想,產量並沒有達到預期。
因此,秦教授希望瞭解南田農場的種植情況,看看是否有不同的結果。
讀完信件後,汪保國立刻意識到事情的緊迫性。
“趕緊給秦教授打個電話,告訴他我們這裡的情況。”
範正也迅速撥通了秦教授的電話,將南田農場“商薯19”的種植情況和產量情況詳細地彙報給了秦教授。
接到農場那邊的回覆後,秦教授顯得異常興奮。
他意識到,南田農場的種植環境可能更適合“商薯19”的生長。
決定立即帶領團隊前往南田農場,親自考察並學習這裡的種植經驗。
農場這邊,陽光正好,一切都顯得那麼和諧而充滿期待。
知青們早已聞訊而來,聚集在田埂邊,議論紛紛,目光中滿是對今天這一時刻的憧憬。
這天,農業研究所的秦教授帶著一支專業的科研團隊,驅車緩緩駛入農場的大門。
汪保國,作為農場的負責人,早已在門口等候多時,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
見到秦教授一行人,立刻迎上前去,雙方進行了簡短而溫馨的寒暄。
引導他們前往農場長辦公室的路上,不時介紹著農場的近況和變化,言語間透露出對即將展示成果的自豪與期待。
秦教授聽後,爽朗一笑,眼中閃爍著對農業科研事業的熱愛與執著。
“咱們啊,都是實幹派,別讓這些客套話耽誤了正事。我聽說你們農場今年的新品種紅薯長勢喜人,咱們還是直接去地裡看看吧,我這心裡可是一直惦記著。”
“對對對,秦教授說得在理。”汪保國連忙點頭,隨即領著眾人向紅薯田進發。
來到紅薯地前,眼前的景象讓人眼前一亮。
紅薯的藤蔓已經由盛夏時的翠綠漸漸轉為秋日的金黃,部分葉子甚至開始枯萎,這是紅薯即將成熟的標誌。
之前,這些綠意盎然的紅薯葉還是農場養豬場的重要飼料來源,如今也即將為農場帶來另一份沉甸甸的收穫。
秦教授蹲下身子,仔細地觀察著土壤表面的變化。
由於紅薯在地下的迅速膨脹,地面已經出現了一道道細微的裂縫,預示著豐收的到來。
早有準備的他們,取來了鐵鍬等工具。
秦教授剛準備親自上陣,他的學生們見狀,連忙上前阻攔:“老師,這種體力活還是讓我們來幹吧,您在一旁指導就好。”
但秦教授卻擺擺手,堅持要親自參與,“只有親手觸控這片土地,才能真正感受到豐收的喜悅。”
隨著鐵鍬的翻動,一個個個頭碩大、形狀飽滿、外皮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