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約十二年繞天一週。
他著有《天文》8卷,在月亮的環形山中有5座以軒轅國科學家命名,其中就有一座以他命名。”
聽完他的解釋,王喜良說:“沒想到我國古代三四千年前的科學家這麼厲害,原來看到瑪雅人對金星的觀測如何神奇,與我們一比真是小巫見大巫。
我贊成以石申的名字命名這架太空天文望遠鏡,很合適!”
歐陽文遠說:“引力探測器,我覺得用張衡來命名好,因為他發明的地動儀,與地球振動有關,也就與引力有點關係,你們覺得怎樣?”
眾人一聽都表示贊同,這樣石申反射式天文望遠鏡,張衡太空引力探測器名稱確定。
其實張衡在《靈憲》著作中認為,宇宙是無限的,天體的執行是有規律的;月光是日光的反射,月蝕起因於地遮日光,月繞地行且升降。
他能正確解釋冬季夜長、夏季夜短和春分、秋分晝夜等節時的起因,得出一周天(年)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的結論,與地球繞日執行週期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的數值相差無幾。
計劃確定後,張衝志說:“石申反射式天文望遠境由周自遠教授負責,張衡太空引力探測器由歐陽文元主任負責,我和王喜良校長給你們當後盾。
人員你們可以從軒轅國內招聘這方面的專家,不要多,人數在三人之內,主要利用我們自己培養的200名學生。
也可以從別的系抽人員參加,只要是學校內的學生都可以,不要只用三年級的,其他年級有能力的都行。
我們是以培養後備力量為主,多用人就是多培養人。”
周自遠說:“這麼大的專案使用這麼多新人可以嗎?我怕出現什麼差錯,造成損失!”
“呵呵,周教授你要對自己培養的學生有自信,想想他(她)們完成的課程,以及精深程度,現在他(她)們比你們讀研究生時差嗎?”張衝志問。
周自遠拍了一下大腿說:“我這是犯了經驗主義,這些學生這三年學到的知識真超過我在讀研時的知識,甚至讀博時的知識都涉及到了。
再加上不停參與實驗和實踐,他們三年級的論文水平就超過許多理工大學畢業論文,甚至有研究生的水平。
我現在明白為什麼鴻盛理工大學開這麼多科程的原因了,就是培養可用人才!”
張衝志神秘地說:“明天你們的天文知識許可權會有所提升,你們會知道這兩個探測儀器製造難度並沒有想想的那麼大!”
每日穩定更新4000+,求支援、收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