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專案啟動
鴻盛理工大學物理系每年培養200人,現在已具備從大一到研究生、博士後的儲備人才。
再加上從各地聘請的海歸和軒轅國內專家,已有各種核物理研究人才二千人以上,超過國內任何一家科研機構,除了沒有仿星器和托克馬克裝置,其他裝置都是最先進的。
還有張衝志這個外掛一樣的人物存在,基本不需要再從外面聘請人員,讓西南和肥城兩個研究院出五到十名人員,真是為了照顧這兩個單位。
仿星器是由斯皮策提出,要仿照恆星球內部那樣的高溫等離子體。
仿星器也是一種環形磁約束裝置,與託卡馬克的同類,不過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的角向場是靠外加的螺旋型繞組來產生。
螺旋繞組就像一個沿著軸向拉伸的螺旋管,產生螺旋形的磁力線,它和環向線圈所產生的環向磁力線耦合構成一個螺旋型的總磁動線,以達到為環形裝置提供所需要的旋轉變換磁剪下和平均磁阱。
現在仿星器最先進的還是東羅馬國的螺旋石,已經實現等離子體脈衝持續30分鐘的時間,讓人類的受控核聚變實現商業化有了希望。
張衝志領導的這次可控核聚變計劃就是採用仿星器。世界上幾種最先進的研究核聚變裝置,張衝志都研究過,並且都有相關的實驗資料。
它們是螺旋石、長島國Lhd、Jt-60U,新陸國tFtR和現在的託卡馬克裝置,西洲的JEt,以及軒轅本國的EASt和h-m裝置等。
這些研究可控核聚變裝置每個都有自己的特點,都分別取得過一定的成績。
西洲JEt裝置以其d形環向場線圈、真空容器以及大體積強電流等離子體區別於其他大型託卡馬克裝置。
它實現了功率增益因子q=1.25,實現了首次核聚變的能量輸出大於輸入,從實驗上證明託中馬克裝置實現受控核聚變發電具有科學可行性。
長島國JF-60U做到功率增益因子大於1.3,軒轅國EASt實現了大於400秒長脈衝等離子體執行,還實現了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執行100秒,h-m實現了1.5億攝氏度條件下的等離子體執行。
所有這些裝置和探索,都為人類實現可控核聚變積累大量的經驗,也都邁出堅實的一個個腳印。
特別是螺旋石裝置實現了等離子體脈衝持續30分鐘的成績,讓人類看到了一絲希望。
在鴻盛集團可控核聚變指揮部內,一場會議正在召開,會議由張衝志主持召開,參加人員有劉同桂、王喜良、諸葛星空、墨飛天、魯純青、孫曉絡、西門星宇等四十多人參加,會議的主題就是超級仿星器的研製和生產。
劉同桂說:“我這些天仔細研究了可控核聚變的技術,發現鴻盛超算中心儲備了巨大的資料量,足夠支撐我們的前期工作。
我們現在的目標是實現第一類核聚變,就是氘和氚之間發生的聚合反應,它會產生氦並放出一箇中子,這是現階段最容易實現的一個聚變反應。
但是要實現這個目標也是困難重重。
我覺得應該將整個工程分為如下幾塊:
一是輸入電流控制,要求電流大、變化小,變化快,以適應外部磁場的變化。
二是等離子微波加熱技術,螺旋石的技術與我們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提高精細度。
三是多極螺旋繞組和縱場線圈,三對螺旋繞組L=3的星體,相鄰的兩根繞組總是流過相反方向的電流,以抵消這些螺旋繞組產生的磁場垂直分量和環向分量。
這是最關鍵的技術,應該透過實驗和計算確定最佳方案,使磁場的總誤差不超過百萬分之一。
四是防中子輻照材料的尋找,這種材料不是為了阻擋中子,而是容易讓中子穿過,在完成隔熱的同時讓中子穿過這一層,到達鋰元素吸收層。
五是將鋰與中子反應後生成氚氦元素進行回收利用,特別是將新生成的氚重新注入回等離子體中進行重新利用,最理想目標是達到消耗和供給平衡。
六是核反應的利用,這裡面有兩種方案都要研究提升。
一種就是利用水吸收熱能,透過水蒸汽帶動蒸汽輪機,再帶動發電機發電,經過不斷改進最佳化現在已能夠高效轉化能量,缺點是體積和質量較大。
二種方案是磁流體發電技術,可控核核變裝置中等離子體由於帶有正負電粒子,透過磁流體裝置,會把正負粒子分別集中到兩極導體,從而產生電勢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