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男護工(1 / 3)

阿珠入院已經三天了。這一天,她旁邊那位每天愛吃蘇打餅的老婦迎來了出院的好訊息。下午,老婦辦理完出院手續後,護士看著阿珠狀態穩定,便告知她的丈夫李三刀,有空的時候陪阿珠去樓梯旁邊的電子秤上稱一下體重,出院前要做對比,用於病程資料分析。

這天下午午休過後,還沒到護士來給阿珠輸液的時間,李三刀小心翼翼地扶著阿珠去稱體重。電子秤上顯示 44.5 公斤,阿珠和李三刀都鬆了一口氣,因為體重沒有出現短時間內銳減的情況。阿珠看著顯示器上的數字,歡喜地說道:“看,和之前的 45 公斤差不多。”李三刀聽了,也由衷地為她感到高興。

李三刀記得,阿珠之前發燒看醫生時,那位呼吸科的老教授曾叮囑過前面的患者,要定期留意自己的體重變化。近來,患肺結核的人日益增多,很多人攜帶病菌卻不發病,一旦發病,部分患者初期的病症是反覆發高燒。所以,一定要格外注意。一旦身體過於疲勞,那些平日帶菌不發病的人,在抵抗力下降時,就極易被病菌侵蝕肺部,引發肺結核。因此,若發現自己發燒,且短時間內體重大幅下降,就得警惕是否患上了肺結核,要及時到醫院拍片檢查,排除患病的可能。阿珠因為之前是教堂裡詩班的成員,聽力會特別好,注意力也比常人更易集中。平日練習時,她需要認真聽著伴奏的節拍跟練,所以在候診時不經意間聽到了這項醫學常識,便記在了心上,還及時分享給了李三刀。這次稱體重前,阿珠心裡一直很擔心,她害怕因為疾病,自己飯量減少,又經常輸液、吃藥,體重會下降嚴重。現在看到體重和之前差不多,她終於放心了。

“是時候回去等護士來了,你趕緊先去一趟洗手間吧。每次打點滴都容易有小便便意。”李三刀溫柔地提醒著阿珠。阿珠微笑著點了點頭,向洗手間走去。阿珠每天上午和傍晚都要輸液,有像維生素 b6 那類的通血管藥水,還有與生理鹽水調配在一起的消炎藥,偶爾還會加配營養針。其中通血管的藥需要在輸液的前半部分時間和結束之前打進體內,以緩衝藥物對血管的刺激。而且每次都會有一袋顏色特別的消炎藥,在打入血管時速度不能太快,必須緩慢滴注。護士會專門囑咐患者和家屬,千萬不能私自調整藥水的速度,否則會刺激血管壁。所以每次輸液都要將近兩個多小時。有陪人的話還好,要是沒有陪人,中途需要上洗手間就會很麻煩。患者得一手拿著藥水瓶,另一隻手保持較低的體位,還不能隨意亂動,以免影響扎針的位置,就這樣艱難地去洗手間方便。對於重症患者來說,這無疑是一項極具挑戰的事情。畢竟護工一般是整層樓巡房,不會一直待在某一個病房裡,等患者需要時進行攙扶。即便花 150 元選擇貼身深度陪護服務,也不可能每次都在患者需要去洗手間時,及時幫她們提藥水瓶。所以,每次打點滴之前先上洗手間,成了病號們的常識和老規矩。

有時候阿珠的丈夫李三刀剛好外出,阿珠又擔心自己打著點滴睡著了,藥水輸完掛空瓶會引起不必要的危險。於是,聰明的阿珠透過觀察每次吊完一袋藥水大約需要的時間,用手機調一個小鬧鐘,比預定時間提前兩三分鐘響,這樣就能及時醒來檢視藥水的餘量,再根據情況繼續調整下一次鬧鐘響起的時段。這個方法十分奏效,幫阿珠避免了很多麻煩。因為空瓶對患者的血管和身體都可能造成一定的傷害,對於體弱的她們來說,實在難以再承受任何風險了。護士和旁邊的患者看到阿珠如此聰慧,都不禁為她豎起了大拇指。這都得益於阿珠從小養成的善於總結經驗、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的靈活思維邏輯習慣。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阿珠並不知道兩次輸液之間和吃藥一樣,有固定的間隔,需要有足夠的時間段隔開。所以每次輸液結束都差不多錯過了正常的用餐時間。阿珠患有比較嚴重的胃酸過多,容易刺激喉嚨,經常咳嗽,甚至引發感冒。若不是這樣,她也不會那麼容易忽略自己身體的變化,最終積勞成疾。

這家醫院管理頗為嚴格,每天都有護士檢查患者病床範圍內的衛生情況。按時吃飯、按時扔掉飯盒,對阿珠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她不想影響自己在醫護人員心中的形象,畢竟她希望能得到更多的關照。護士巡查的內容不僅包括飯盒不能長時間放置在床頭櫃上,還規定一次性飯盒、筷子不能扔在病房的垃圾桶裡,要拿到雜物房旁邊專門處理其他垃圾的垃圾收集處。之前曾有人把這些東西隨意扔在病房洗手間的垃圾桶裡,導致害蟲蟑螂出沒,影響衛生環境,引發了很多病人和家屬對醫院管理的投訴。所以現在這方面管理得非常嚴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