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鑰匙鈴鐺(2 / 4)

。從此,他肩負起了更多的責任與使命,帶領著一群年輕的工友們在水泥廠的電力系統中揮灑著汗水,創造著價值。

隨著外公事業的穩定,家中的經濟狀況也逐漸得到改善。他深知電工這份職業對於國家和社會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肩上所承載的那份責任。在他的心中,只有讓更多的人掌握好電工技術,才能為國家的建設貢獻出更大的力量。所以他除了日常勤勤懇懇地堅守在工作崗位之外,還不辭勞苦源源不斷地為廠裡培養一批又一批年輕的電工技術人員,讓更多的年輕人可以以藍領這個工種為榮,為廠裡的機電工作組不斷輸送年輕人才,為之後順利完成新老交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順理成章,在此環境之下耳聞目染的兩位舅舅也深受啟發,高中畢業後紛紛先後投身於電工行業。他們如同兩顆璀璨的新星,在電工領域中不斷磨礪自己,憑藉著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才華,相繼成為了擁有國家高階職稱的電工。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家族的榮耀,也書寫著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可以說,他們一家真真正正地成為了令人敬仰的電工世家。在這個家族中,每一代人都傳承著對電工事業的熱愛與執著,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國家的基礎事業添磚加瓦。他們的奮鬥故事,如同那閃爍的電流,貫穿了時代的長河,激勵著後人不斷前行,去追求更高的目標,創造更偉大的成就。

而改革後,這幢西關大宅的二樓和三樓也陸續住進居民,不再有商業活動。少了商家的叫囂聲,但卻多了煙火氣。而外公一家的屋子位於一樓地下,共有三個房間和一個客廳,房間和很多當地老百姓的屋子一樣由木板隔開,裡屋光線昏暗,傍晚就得開燈,但勝在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房子的實用面積,而大廳採光則不錯。另外,還有三個小閣樓分別是珠兒媽媽和大舅舅結婚前用作臥室的,另一個則是小阿姨的小臥室,都是隻有一張床的格局,安在大門兩側牆身上。入門右邊有兩層,首層是小姨的,往上一層是當年珠兒母親的。對面牆更高一點的地方,就是二樓樓梯的位置再往上面一點點,是當年大舅舅的閣樓。在透過在大廳前庭兩邊牆身都安裝了小小U型金屬扶手作為簡易爬梯來用於 上落,簡約又實用,只是看上去有些許危險,但習慣了也沒什麼難度了。在阿珠再小一點的時候,有時因為淘氣頂嘴惹外婆生氣了,就會躲上小阿姨的閣樓,不過每次都是顫顫驚驚的,生怕一不小心摔下來,特別是下去的時候,每次她都會怕得哇哇叫,真是“又怕死又反動”。而如今,外婆五個子女中除了小舅舅和小阿姨以外都結婚搬出去住了,所以,之前的三個小閣樓現在只是用作堆放雜物。小阿姨與小舅舅住進了最裡面的房間,用兩個很大的衣櫃連起來把彼此床鋪分隔開,就是說,裡房又被利用後間成了兩個更小的臥室。當時這個區域的老房子的一樓居民都幾乎有三分之一的住戶會共用廚房和洗手間,像外公外婆家是25號就與鄰居27號李大姐家的廚房是相通相連的。後來廚房進行了分戶裝修。另外,二樓樓梯原本是開放式安在ta們家客廳入門門側,是木質結構,此次加建了木板立起來,並漆成綠色,連線處以黃色木條點綴,隔開樓梯與大廳空間,還順便新開了一個獨立門口方便二樓居民進出。而廚房的分戶,砌牆時為保障雙方採光,只砌了約兩米高,因廚房有直通屋頂的天窗,考慮到樓高(足有六七米)與結構安全,牆砌成這樣的高度恰到好處,既省了成本,又保證了白天光線充足不用開燈耗電之餘,還提高了安全係數。一是不易剝落跌灰,二是大家都有了私人空間不被幹擾,三是不至於一旦一戶人失竊會牽連另一戶人。

母親把她帶回到外婆家後便匆匆忙忙趕去上班了。

阿珠因白天不用上幼兒園,便找鄰居李大姐的孫女小開姐姐玩耍。小開的年紀比阿珠稍大點,個子也高一些。阿珠邀請小開來她外婆家玩小廚師遊戲,也就是大家說的“過家家”。不知不覺,兩個年齡相仿的小朋友玩了許久,小開就想回家了。但此時的阿珠卻玩興正濃,所以她對小開再三挽留。但小開拒絕後起身要走,阿珠心急之下,跑到門口關上鐵閘並反扣,不讓小開開門。小開也是個很有自己想法的姑娘,她見阿珠擋住了自己,就想推開阿珠,但阿珠老實不客氣地伸開雙手撐穩如石鍾地站在門前阻攔。小開一氣之下,抓起阿珠的手,張嘴就咬了一口,阿珠疼得大哭起來。這一鬧,雙方家長都被吸引過來,各自批評自家小孩並向對方道歉。李大姐責怪小開不該咬人,有什麼事情好好商量不應該動粗,更不能咬人。阿珠的小阿姨則教育阿珠要尊重和理解小夥伴,不然以後沒有人敢跟她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