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西域起爭端,通商拓新途(1 / 2)

第七十六章 西域起爭端,通商拓新途

西南之地漸趨安穩,然大明之西陲,西域諸國間卻風雲變幻,爭端驟起。昔日,西域乃絲綢之路要衝,東西方貿易往來頻繁,諸邦國於大明庇護下,商貿繁榮,百姓富庶。然近年,隨著外部勢力滲透,部分西域國家為爭貿易主導權與領土資源,關係日趨緊張,兵戎相見,絲路交通亦受嚴重阻礙。

朱見深得悉西域亂況,即刻召叢集臣廷議應對之策。朝堂之上,氣氛凝重。有臣進言:“陛下,西域乃我大明西向門戶,貿易樞紐,其亂不可小覷。宜速遣大軍前往,以武力威懾諸國,恢復秩序,確保絲路暢通。”另有謀臣獻策:“陛下,臣以為西域距中原遙遠,若僅以征伐,恐難持久。不若先遣使者,居中調停,曉以利害,勸其罷兵言和。同時,可藉機加強我大明在西域之影響力,重掌貿易規制之權。”

朱見深沉思良久,權衡利弊後道:“朕意先以和談為要,著禮部選派能臣為使,攜厚禮赴西域,竭力斡旋諸國糾紛。若有執迷不悟者,再議出兵之事。再者,朕聞西域之亂,或有他國背後教唆,著錦衣衛密查此事,速報於朕。”

於是,善言辭、通謀略之臣陳誠領命,率使團西行。陳誠一行長途跋涉,歷經艱辛,終抵西域。所到之處,皆見戰火紛飛,百姓流離失所,昔日繁華商路已破敗不堪。陳誠先會見較為溫和之鄯善、于闐等國君主,轉達大明皇帝之意,勸其以和平為重,共商恢復絲路大計。諸國君主見大明遣使前來,多有感動,皆言願聽調解,唯龜茲、焉耆二國,因積怨甚深,且各有外部勢力支援,對和談之事態度強硬,拒不相見。

陳誠知事有棘手,一面遣快馬回朝稟報,一面不顧危險,親赴龜茲、焉耆邊境。於營帳中,陳誠面見二國將領,慷慨陳詞,言及絲路暢通於諸國之利,戰爭只會使生靈塗炭、兩敗俱傷。然二將不為所動,堅稱除非對方先讓步,否則絕不休戰。陳誠見勸說無果,只得暫回營地,另思他策。

朱見深接陳誠奏報,知和談遇阻,心中憂慮。此時錦衣衛亦查明,西域之亂確有北方瓦剌部暗中煽動。瓦剌部欲借西域之亂,控制絲路,從中漁利,進而威脅大明北疆。朱見深聞之,怒曰:“瓦剌賊子,竟敢如此妄為!朕必不輕饒。”

當即下令,命靖遠侯王驥率八萬大軍西進,支援陳誠,威懾諸亂國,並防範瓦剌南侵。王驥領命,整軍出發,一路軍紀嚴明,秋毫無犯。大軍至河西走廊,王驥分兵兩路,一路由其親率,直趨西域腹地;另一路則屯於哈密,以守要衝,保障後勤補給線。

陳誠得悉大軍將至,信心倍增。復與龜茲、焉耆二國交涉,言大明大軍已來,若仍執迷不悟,必遭征伐。此番威懾,果有成效,龜茲國態度漸有鬆動,然焉耆國仍心存僥倖,依仗瓦剌支援,不肯屈服。

王驥大軍進入西域,迅速展示大明軍威。于闐、鄯善等國紛紛響應,願助明軍。王驥趁勢揮師,與龜茲國合兵一處,對焉耆國形成夾擊之勢。焉耆國見勢不妙,急向瓦剌求援。瓦剌部派軍南下,然為明軍先鋒所阻,雙方激戰於天山北麓。明軍憑藉火器優勢與精良戰術,初戰告捷,瓦剌軍退回草原。

焉耆國孤立無援,內部亦生分歧。其國王見大勢已去,無奈之下,只得向陳誠求和。陳誠秉持公正,為二國劃定疆界,協商貿易分配,西域戰火漸息。

亂事既平,王驥與陳誠商議,為長久計,須重興絲路,加強大明對西域管控。遂上書朝廷,提議於西域要地駐軍屯田,設立都護府,管理諸邦事務;同時,鼓勵中原商人赴西域貿易,減免商稅,促進商貿流通。

朱見深准奏,選派能臣幹吏赴西域任職。於龜茲設立安西都護府,統籌西域軍政事務。駐軍開墾荒地,種植糧食,自給自足,減輕朝廷負擔。中原商人聞聽鼓勵政策,紛紛攜貨物西行,昔日繁華絲路重現生機。

然西域地域廣袤,民族眾多,風俗各異,治理並非一帆風順。部分地區時有盜匪出沒,劫掠商隊;亦有當地貴族對大明政策心懷不滿,暗中抵制。王驥與都護府官員遂採取剛柔並濟之策,一面加強軍事巡邏,剿滅盜匪,保障商路安全;一面與當地貴族溝通交流,尊重其習俗,許以一定特權,邀其參與地方治理。

在文化交流方面,大明亦積極作為。於西域各地設立學館,傳播中原文化與先進技術,如紡織、造紙、印刷等。眾多西域學子赴學館求學,漸受中原文化薰陶,民心向明。

與此同時,朱見深亦關注海外貿易拓展。聞東南沿海有商賈提及南洋諸島,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且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