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文化交融,繪盛世之華章(1 / 2)

第二十一章 文化交融,繪盛世之華章

楊英豪在水利興修等諸多事務上大展拳腳,讓大明的根基愈發穩固,百姓生活蒸蒸日上。而他此刻又將心思放在了文化領域,深知文化猶如一個國家的靈魂,若能促進文化的交融與繁榮,那大明將會綻放出更為璀璨的光彩。

在這個時代,大明雖有深厚的中原文化底蘊,但周邊各國也有著別具特色的文化風情。楊英豪想著,若是能將這些不同的文化匯聚融合,取長補短,定能為大明的文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楊英豪先是在京城組織了一場文化交流盛會,邀請了各地的文人墨客、學者大儒,以及來自周邊國家的使節、文化使者等一同參與。他廣發請柬,在請柬中寫道:“今欲集天下文化之精粹,共襄盛舉,望諸位賢達撥冗而至,暢敘文化,互通有無,共繪盛世之景。”

訊息傳開,眾人都對這場盛會充滿了期待。待到盛會之日,京城的一處寬敞庭院中熱鬧非凡。楊英豪身著華服,面帶微笑,站在庭院中央迎接各方來客。

“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見,實乃幸事,還望先生在這盛會上多多分享高見呀。”楊英豪對著一位頗有名望的大儒拱手說道。

那大儒趕忙回禮:“鈺王殿下有心舉辦如此盛會,實乃我等之福,定當不遺餘力。”

各國的文化使者們也陸續到來,他們帶來了本國的書籍、字畫、樂器等特色文化產物,一時間,庭院裡滿是新奇之物。

楊英豪先是請眾人展示各自的文化瑰寶。東瀛的使者拿出了精美的浮世繪,色彩豔麗,描繪的世間百態栩栩如生,引得眾人陣陣讚歎;西域的使者展示了獨特的舞蹈,那靈動的身姿、別樣的節奏,讓人眼前一亮;而大明的文人則展出了一幅幅書法佳作,筆走龍蛇間盡顯中華文字之韻味,還有那意境深遠的水墨畫,展現出了大明山河的壯美與空靈。

待展示完畢後,楊英豪提議大家進行交流探討。一位大明的學者看著東瀛的浮世繪,好奇地問道:“這繪畫之法頗為獨特,不知在構圖與用色上有何講究呀?”

東瀛使者趕忙上前解釋,講述著他們繪畫時注重的瞬間定格之美以及色彩搭配的理念。另一邊,西域的舞者也在和大明的樂師交流著舞蹈與音樂如何更好配合,以營造出更美妙的氛圍。

楊英豪穿梭在眾人之間,聽著這些熱烈的討論,心中滿是欣慰。他深知,文化的交流碰撞,往往能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為了讓這種文化交融能更加深入持久,楊英豪又向朱瞻基提議,在京城設立專門的文化交流館。這文化交流館中,會劃分不同的區域,陳列各國的文化精品,並且定期舉辦文化講座、技藝傳授等活動。

朱瞻基聽了楊英豪的提議,覺得甚為妥當,便下旨準了此事,還撥出專款用於文化交流館的建設與後續運營。

在文化交流館建設期間,楊英豪又忙著組織人員翻譯各國的經典書籍。他召集了精通不同語言的學者,對東瀛的文學著作、西域的史書、南洋的民俗典籍等進行翻譯整理,讓大明的百姓能有機會閱讀到這些異域的精彩內容,同時也將大明的經典如《論語》《詩經》等翻譯成各國文字,傳播大明的文化思想。

然而,這一舉措也遭到了部分守舊之人的反對。一些老學究覺得,那些異域的文化都是些“蠻夷之學”,不值得花費精力去研究推廣,甚至擔心會讓大明的正統文化受到衝擊,腐蝕大明子民的思想。

楊英豪聽聞這些反對的聲音,便專門召集了一場朝堂辯論。朝堂上,一位守舊大臣言辭激烈地說道:“殿下,我大明以孔孟之道、程朱理學為尊,這些異域的東西皆是旁門左道,若任由其傳播,恐我大明文化之根本將被動搖啊。”

楊英豪不慌不忙地回應道:“大人此言差矣。文化如水,交流方能匯聚成江河湖海,變得更為浩瀚。我大明文化底蘊深厚,自是不懼這些異域文化的融入,相反,咱們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我大明文化更加多元豐富。就如那西域的天文曆法知識,對我大明觀測天象、制定農事時節便頗有益處,怎可一味排斥呢?”

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朱瞻基坐在龍椅上,沉思片刻後說道:“朕覺得鈺王所言有理,文化交流本就是順應時勢之舉,只要守住我大明文化之根本,兼收幷蓄又何妨?眾愛卿莫要再多加阻攔了。”

有了皇帝的支援,文化交流館順利建成並對外開放。開館當日,京城的百姓們蜂擁而至,大家好奇地看著那些從未見過的異域物件,聽著講解員講述著不同國家的文化故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