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春夏秋冬,王本堂領眾僧,春採花,夏採葉,秋採果,冬挖根杆,根據陰陽五行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採不同部位的藥,經炮製,苦入心,甘入脾胃,酸入肝,辛入肺,鹹淡入腎,把歸經,四氣五味,升降沉浮的道理,統統教他們更深度學習一遍,為往後的藥靈閣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藥靈寺靠兩樣東西來延續、發展。一個是治肉身的病,二是治精神世界的病。身痛藥到病除,而貪嗔痴愚是要靠佛的智慧來治療的,貪嗔痴愚是導致心理疾病的根源,貪嗔痴愚背後是喜怒憂思悲,這些是中醫的情志失衡,七情致病。中醫治療情致病沒有佛家做得徹底,佛家的道場讓你清靜無為,一門心思集中在一個阿彌陀佛上,天長地久,人清靜了,身心愉快了,便增長了智慧,氣不滯塞,血液迴圈流暢,精液充實,正氣剛強了,陽氣旺盛了,邪氣、陰性病(妖魔鬼怪)、暗物質是進不了人體的。這也合乎中醫一句話:“正氣記憶體,邪不可幹。”
不管修煉什麼法術什麼門派,關鍵在於一個字“靜”,靜在於心。心煩則意亂,分分秒秒很多很多念頭衝進心中,如何能靜得下來,人只會覺得一個累字。萬事萬物無不從心而動,五花八門的無數念頭像妖魔一樣在心中,形成心魔,你就不得安寧。要心靜下來,是做得到的,只要你降得心魔,你就解脫了無數煩惱,於是你就得大智慧,慢慢得道了,成佛了。
t王本堂跟住持說:“自己想留在藥靈寺。”可住持說:“你牽掛多,塵緣未了,兩個孩子未來不能因你而受到影響,他們有緣,你到山下與眾生接緣,親近眾生,修練自己,渡化眾生,也是體現佛法,也是一種修為,也能成佛,誰說在山裡寺裡才能成佛,頓悟可成佛,放下屠刀立地也成佛,其實在大千世界都可成佛,全在一念之間。”
“你有去處沒有?”住持說。
王本堂說:“有,佔山縣飛燕村老百姓無償蓋了兩間茅屋給我,有人給了一畝田一畝地。”
“那是你的福報,你幫助了眾生,你渡化他們,某種註定或緣分。飛燕啊,你真的該飛到飛燕村去,那裡可安身落腳,誰叫你道名“飛燕”,阿彌陀佛,帶著孩子下山吧!”
第二日,清晨的陽光散滿藥靈山,一切都顯得那麼親切。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山一水都似乎不願王本堂一家人的即將離開。
孩子在一個地方呆久了,對人和那裡的環境都有感情,舍不捨得離開。王修蓮說“住持師傅,龍庚叔,你們要來飛燕村來看我們,我們會想你們的。”說著,這孩子眼淚太豐富,不,應該是情感豐富,淚珠子在眼皮打個轉,稀里嘩啦即刻在臉上流淌成河。
住持說:“飛燕啊,這孩子善良,重情重義,執著自尊,一生操心,易受傷害,牽腸掛肚易斷腸,往後多勸化。自從來寺裡,勤勞之外就是思念你們了。”
王本堂說:“多謝師傅。我這裡來時帶了些銀兩,就感謝你們對兩個孩子的關愛,還有對龍庚兄的收留,銀子不多點,但一定要收下。”
主持說:“不用,你此去路遠山高,要花費。怎能啊?”
王本堂說:“放心,我手藝在身,俗話說天干餓不死手藝人,就當功德錢留下,阿彌陀佛。”
住持說:“我佛慈悲,我佛保佑,行吧!龍庚,去,多拿點乾糧給飛燕、孩子們帶上。”
眾僧把飛燕一家人送出寺門。
大家抱手再見。僧人六根清淨,是不會動情淚別的,娃娃就不同了,走時都會動點情緒,從熟悉又要走向陌生,惦記、不安,甚至焦慮,但她們漸漸會知道緣聚的一天就會有緣散的一天,又說不定陰差陽錯又相聚了。
燕南飛了,要去自己的歸宿,住持自言自語:“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吃虧忍耐,好事還在。別為名所累。一切都如影如泡,如幻如夢,一切都終為空。”
聽到這話的王本堂明白是說給他的,他說:“謝師父,明白了。”
楊龍庚補了一句:“不要長胖了!”
王本堂噗哧笑出來:“罵人還拐彎,是了,我以後只做個瘦豬。”
人怕出名,豬怕肥壯,肥了是要被宰割。
大家都笑出聲來……
:()你呀就缺一味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