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僅僅能擊敗林丹汗的蒙古騎兵是不夠的。這一點穿越三人組是非常非常清楚的,歷史上的林丹汗之所以能擊敗卜失兔汗,靠不是什麼精妙的戰術和優異的戰場控制,他靠就是單純的蠻力,以十萬對八萬,在雙方裝備、戰術和士兵素質相差無幾的前提下,二萬的兵力優勢就能決定一場戰役的勝負。
更為重要的是,交戰的雙方均為擁有極高戰場機動性的蒙古騎兵,所以戰敗的蒙古右翼三萬戶基本上不可能得到休整重組的時間,甚至連回防歸化城也是不可能的,只能用最快的速度逃離敵軍的追擊。
由於這場戰役發生在大明邊牆以外,相關的記載少之又少,除了知道時間、交戰地點和雙方兵力以外,可供穿越三人組參考的資料並不多,而且這些資料與三人所知的現實也有所衝突。
最明顯的不是這座在歷史上沒有任何記載的太平堡,而是原本應該在去年就失陷於林丹汗之手的歸化城怎麼還在卜失兔汗手中?整個蒙古右翼也沒有如歷史上的記載一樣被林丹汗的十萬蒙古騎兵消滅,而是在積極備戰。雖說這個備戰的強度讓穿越三人組有些看不懂,但考慮到這裡是明末草原,不是經歷過總體戰考驗的21世紀,這種持續數月的備戰也許才是正常的。
之前在與達陽臺吉的交談中,張亦隆已經得知,就在去年,林丹汗確實有過一次西征,規模很大,就算沒有十萬,也相差不遠。卜失兔汗也調集了蒙古右翼三萬戶所有精銳之與交戰,結果是毫無懸念的,蒙古右翼的騎兵大敗。
卜失兔汗不得不撤軍撤離歸化城,據達陽所說,當時的歸化城可以說毫無守備。
可奇怪的是,已經兵鋒直抵歸化城下的林丹汗卻意外的撤軍了!!!
對於林丹汗意外的撤軍,穿越三人組沒能從達陽口中聽到令人信服的答案,達陽說的是因為後金派兵襲擾林丹汗的老營,林丹汗不得不撤兵。
可當時張亦隆就注意到了楊大乖臉上細微的神色變化,說明這位達陽的智囊和心腹並不同意這一說法,只是在以後的接觸中,楊公公沒有再提及此事。穿越三人組稍有提及,楊大乖就開始轉移話題。
當時不覺得有什麼問題,現在看來,有機會一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了。畢竟能讓林丹汗和他的數萬蒙古鐵騎在距離真正勝利只剩下最後一步時轉身撤退的,一定是一件天大的意外。
現在想來,後金襲擾老營一說恐怕是有問題的,就算是後金真的發大兵襲擊了林丹汗的老營,軍情傳遞到身處前線的林丹汗之時,恐怕都得一個月之後了。之前穿越三人組不自覺的把現代通訊技術帶入了進來,只想著一聽到後方遇襲的訊息,林丹汗馬上就率軍回援了。
可現實卻是,留守老營的林丹汗部屬就算是提前知道後金要來襲擊的訊息,馬上派出騎兵報信,從遠在近萬里之外的東蒙古草原趕到今天呼和浩特市所在地,沒有一個月是絕對不可能的。
就算是一人數騎,一晝夜可行八百里,但馬能換,人卻不行。畢竟這口外草原不是中原王朝設定的驛傳,沒有一站一站傳遞軍情的系統。就靠著幾十上百的蒙古騎兵往死跑了,軍情傳到林丹汗手上時恐怕也是一個月前的了。
如此一來,林丹汗之所以忽然撤軍東歸大機率是發生了別的意外。只是這意外到底是什麼,楊公公應該是知道一點,卻不說,達陽兄弟是真的不知道。
這意外到底是什麼呢?張亦隆陷入了深思,手中的炭條輕輕敲著桌上的粗紙,真心不敢用勁,這麼一支三四寸長的炭條,一根工價就要現銀二分!實在是有些貴的離譜了。
這種太平堡秘製的炭條有些類似後世的鉛筆,只是沒有外面的木條,為了防止弄髒手,炭條外套了一個羊皮指的套子,由於其方便書寫又便於攜帶,在太平堡各商號中應用非常廣泛,專門製造這種炭條的天寶號聽說從中沒少賺錢。
張亦隆在太師椅上輕輕扭動了一下身體,讓自己坐的更舒服一些,有些事情在達陽兄弟到來之前必須理出個頭緒來。
如果拋開導致林丹汗撤軍的意外不談,現在的口外草原的形勢對於穿越三人組來說是利大於弊。
蒙古右翼三萬戶的備戰離不開三樣東西,糧食、馬匹、兵器。在這明末口外草原上,肯定不缺戰馬,好歹卜失兔汗也是蒙古右翼三萬戶的共主,弄來幾萬匹戰馬應該不是什麼問題,就算是去年一戰損失較大,補充起來也很容易。
糧食問題說小不小,說大卻也不大,一方面是太平堡現在就已經囤了十餘萬石糧食,到了秋天還能再弄到更多的糧食,保證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