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亦隆不知道在去年的戰事中土默特萬戶的損失有多大,但在與達陽臺吉的幾次會面過程中,穿越三人組發現雖然達陽貴為大成臺吉鄂托克的首領,他本人的盔甲確實堪稱精良,可他身邊的將領和親軍就相當一般了。
統領千騎的明安圖,身上只套了件做工相當一般的鐵網甲,也就是鎖子甲,在穿越三人組看來,在17世紀披掛這種鎧甲,不能說沒用,但也不能說有多大用處。如果鐵網甲真的很有用,那麼草原上也就不會流行平頭梅針箭這種獨特的箭種了。
在蘇木沁板申之時,穿越三人組就透過實射確認過了,好的弓箭手射出的平頭梅針箭能在三十步內射穿單層鎖子甲,對於草原上最常見的牛皮甲的穿透距離更是達到了五十步!所以穿越三人組這才下血本讓板申裡的鐵匠加急打製出對平頭梅針箭防護力更好的鱗甲背心,實戰證明,披掛了鱗甲背心的振威軍士卒確實傷亡很少,這也堅定了振威軍走重甲化的道路。
相比振威軍的重甲,現在口外草原上的蒙古騎兵的披甲率確實不低,可質量就一言難盡了。千戶長一級的都只能披掛鎖子甲,那麼他手下的召圖和親軍那就只能靠著強化牛皮甲來勉強湊合了,所謂的強化皮甲就是在皮甲的關鍵部位鑲釘有鐵片,多少能提高一些防禦能力。
至於說普通蒙古騎兵能有件牛皮甲恐怕就算是相當不錯了。口外草原是不缺牛皮,可是把牛皮製成牛皮甲就不是一般牧民能完成的了,準確的說想要製作出一件防禦力合格的皮甲不是普通牧民能完成的。
如果史料記載不錯的話,現在蒙古武裝牧民大多披掛的所謂皮甲是類似於皮大衣的存在,就是兩層鞣製皮革製成的簡易皮甲,這種從成吉思汗時代就流行於草原諸部的皮甲,時至今日因其成本低廉,製作簡單仍是口外草原上最常見的皮甲,可這種皮甲防禦箭矢的能力和沒有也差不多。
想要達到抵禦勁射而至的箭矢,起碼也得是皮條甲或是皮製羅圈甲,製造這兩種皮甲就需要一定的手藝了。
雖然張亦隆沒有見到普通蒙古騎兵是什麼樣的,可從記載來看,此時的蒙古騎兵實質上是一支由少量精銳統領著一大群武裝牧民組成的軍隊,也就是說,更多的蒙古騎兵身上恐怕連件像樣的皮甲都沒有。
按說,蒙古右翼不應該窮成這樣。按史料記載,自從俺答封貢後,蒙古右翼的經濟實力有了較大幅度的上升,各種鐵製品也紛紛流入口外草原。雖然明廷上層極力控制輸入草原的鐵料質量,生怕蒙古人用這些鐵料打製兵器和盔甲。可張亦隆在蘇木沁板申就已經看到了大量的口內鐵料,到了太平堡後,金爐社所有的鐵料更是全部來源於口內。
那麼土默特萬戶騎兵缺少盔甲的原因恐怕只有一個,那就是去年與蒙古左翼的大戰中損失過大了,導致今年徵召的騎兵缺少鐵製盔甲。
當然,從史料來看,蒙古騎兵整體的披甲率很低,即使所謂的精銳在與明軍騎兵的近身肉搏中也很難佔到便宜,更多的還是利用其騎射優勢來避免陷入兇險的近戰搏殺之中。
作為回應,大明北方邊軍也培養出了家丁戰術,邊將靠著少量精銳家丁即可在戰鬥中擊敗蒙古騎兵中少量精銳,只要這些精銳一敗,即使人數多達千騎的蒙古騎兵就會在瞬間崩潰。可以說只要邊軍將領夠勇猛,肯下血本去養活一支精銳的家丁隊伍,就能在蒙古騎兵沒有造成太大損害前將其擊敗。
只不過這種模式根本應對不了以重甲步卒起家的後金,特別是在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後,其本部騎兵較弱的短板得到了補強,整體野戰能力已經不遜於遼東明軍,更是遠遠超過了蒙古各部。
擊敗林丹汗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如何幫助蒙古右翼三萬戶擊敗緊隨其後的後金軍才是大問題。
張亦隆拿起炭條,想要寫點什麼,可最終還是嘆息一聲後把炭條放下了。該怎麼和達陽開口?這確實是個問題。
很明顯,林丹汗統領的蒙古左翼三萬戶在野戰中打不過後金,否則就不會率部西征了,說是西征,可在張亦隆看來,還不如叫西遷更為準確,其本質就是為了躲避後金的打擊。
但這話說出來就會很傷人,被後金按在地上暴打的蒙古左翼卻能在數千裡之外擊敗以逸待勞的蒙古右翼,可見後者的戰鬥力實在是非常拉胯。
自己雖然可以透過向其提供一定數量的鐵製盔甲和兵器來提升蒙古右翼騎兵的戰鬥力,但是能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還真是個未知數。
張亦隆抓起炭條在粗紙上寫下自己的想法,要想讓蒙古右翼騎兵透過換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