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發起進攻,就不會傳球。
鄧肯、奧尼爾都算是比較全能的球員,傳球那都是非常不錯的。
不過呢,他們的絕大多數傳球助攻,都是在發動進攻以前。
一旦發動進攻,要麼是被逼迫傳球,要麼就是完成投籃出手。
這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認知上的問題。
內線球員嘛,尤其是中鋒,可不就是以終結進攻為主,哪需要組織進攻?
整場比賽,能夠到手中的球就是有數的,還要組織進攻,那還玩什麼?
另外一個,則是習慣問題。
內線球員距離籃筐更近,進球的可能性更大,他們在訓練的時候就是如此。
從發動進攻,進行身體對抗,再到腳步移動,最終出手。
這是一套連貫的動作,除非受到阻礙,否則的話,基本上不會半道停下來。
所以說,內線球員一旦發起進攻,就不太會考慮傳球組織的事。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說國王隊的迪瓦茨,還有未來的約老師。
迪瓦茨在這個時代畢竟是少數,而約基奇,則是受益於籃球理念的變化。
三人合力保護下籃板球,加里佩頓接應,然後就立刻開始提速。
作為一名高個子控衛,面對對手的突然提速,羅恩哈勃顯得很狼狽。
得虧科比反應夠快,在防守上的態度也非常不錯,解體了羅恩哈勃。
科比的身高和羅恩哈勃差不多,可在速度上,卻是半點不吃虧。
沒能打攻守轉換,超音速也沒有強求,落入陣地戰,也是他們樂於見到的。
在防守端,超音速做了針對性的佈置,那麼在進攻端呢?
他們自然也有準備。
在進攻中,奧尼爾作為近乎於無解的存在,防守端卻是問題不小。
當然,防守做不好,不是因為他的能力問題,而是態度問題。
就奧尼爾的這身材,要讓他大範圍的移動,從現實上來說,就有些不靠譜。
再加上那身懶病,就更不靠譜了。
而這,絕對是湖人隊在防守中的一大漏洞,也是撕開湖人隊防守最好的辦法。
沒錯,就是擋拆,看奧尼爾要不要出來。
出來了,超音速可以攻擊籃筐,不出來,那麼他們可以投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