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的第一次進攻,自然得是加里佩頓主導,他果斷選擇了要擋拆。
至於說其他人,自然是全部拉開。
王昊和劉易斯分別站到兩個底角,兩名內線,也站到了籃筐兩側的三秒區外。
一個很標準的14站位,就是為了開啟高位的空間。
這種戰術,其實是最適合單挑的。
當然,科比的單防能力非常不賴,這種情況下進行單挑,那是非常不明智的。
除了單打,要擋拆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在確定奧尼爾不出來的情況下。
這可不就是2打1。
霍雷斯主動提到高位來,有那麼一瞬間,奧尼爾真的有些猶豫了。
他要不要跟出去?
不過,仔細想了想,他還是沒有這麼做,畢竟他還要守護籃筐。
總不可能把這事交給ac格林?
其實這也是菲爾傑克遜的選擇,相較於衝擊籃筐,他寧願放中距離。
而且,奧尼爾也不是真的窩在籃底下,他也會適當地往外走。
雖然輻射面積有限,不過三秒區還是能夠保證的,這就逼迫加里佩頓的投籃要更往外。
中遠距離的兩分球是打不死人的,畢竟這個位置的命中率,很尷尬。
說命中率,它比近距離兩分要低,說效率,卻又比不上三分球。
利用霍雷斯的擋拆,加里佩頓往前突了兩步,在奧尼爾的輻射面積意外果斷出手。
“唰!”
畢竟是nba最好的後衛之一,雖然不以進攻性見長,卻是足夠穩定。
2:0
湖人隊也不著急,一個進球而已。
奧尼爾也不會因為一個進球,就改變既定的防守策略,除非是超音速能夠一直進球。
回到進攻端,羅恩哈勃依舊是把球交給科比,讓ok組合主導進攻。
奧尼爾迅速移動,從籃下一側移動到另一側,然後立刻卡住位置。
不得不說,就他這比別人要大上至少一圈的身子,要位簡直太有優勢。
而這一次,科比沒有再發呆,而是迅速把球傳出去,交到奧尼爾手中。
不得不說,這時機選擇得很不錯。
傳早了,奧尼爾的位置不是最好;傳晚了,霍雷斯已經饒前,或者包夾已經就位。
科比不是不會傳球,只是願不願意的問題。
奧尼爾得球后,也沒有立刻進攻,而是先進行調整,順便觀察對手。
一旦超音速選擇包夾,他立刻就能把球傳出去。
奧尼爾場均3~4個助攻,他的傳球還是很有保證的。
所以,這個時候進攻包夾,其實是很愚蠢的行為,超音速自然不會做。
不過呢,王昊也在有意識地朝著內線移動。
可以不立刻進行包夾,卻是要做出隨時準備包夾的姿態,給奧尼爾施加壓力。
為什麼是王昊?
當然是欺負科比的三分球不行。
其實,科比的三分球也不是不行,31%的命中率,場均出手2.2次,僅次於格倫來斯。
甚至,在首輪季後賽中,他還增加了出手。
只不過,相較於他20次左右的場均出手,這個比例就非常低了。
總的就是一句話,相較於科比的突破,放他在中遠距離投籃,是個不錯的選擇。
估計,奧尼爾也是知道科比的三分球不靠譜,乾脆選擇了自己來。
奧尼爾運球一下,然後勐地往裡頂,霍雷斯無比堅決地組織。
不得不說,隔了幾米遠,王昊都還能聽到肌肉碰撞的聲音,還真有點嚇人。
輪單防,霍雷斯肯定防不了奧尼爾。
不過呢,就在奧尼爾強打內線的同時,包夾也已經跟上來。
文貝克和王昊幾乎同時收縮。
奧尼爾也不是傻瓜,上個回合已經吃了一次虧,不可能再吃一次。
他沒有執著內線扣籃,而是選擇了提前出手,一個半截籃的小勾手。
別看是一個大傢伙,這小勾手出手的時候,那手感是真的柔和。
有經驗的人一看就知道,這球有了。
2:2
雙方開場的戰術都打成功了,自然不會輕易改變,而是會繼續下去。
接下來的兩次進攻,加里佩頓2投1中,非常不錯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