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的壓水井終於做好了,這一套裝置包括:壓水的機身,井口安裝臺,再加上幾節竹管。我、大方和孔大嫂三人一塊扛著去了文曲星家。裝了將近半個小時,惹得很多村民來參觀,弄得我都有些緊張。
最後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了,我讓僕人舀一瓢水來。往活塞管裡一倒便開始壓,果然沒幾下就出水了。眾人都大為驚訝,這種高科技產品顯然有點超出了他們的認知,人人都來上手試一試,用過的都說好。我和大方合計了一下工時用料,收了文曲星家一千五,我分五百。我們也現場給村民們打了個廣告,這東西不僅用著省力,而且安全,井口封死,不會落灰,也不用擔心雞鴨貓狗小孩掉下去。結果當場就下了三單,把孔大嫂樂壞了。
我們回去的路上,大方估計莊子上有三十多口井,讓我給算算全裝上能掙多少錢,此刻的這一對夫婦,覺著一切都好起來了。
可是第二天,那架壓水機就壞了。因為來玩的人太多了。我和大方只能去做售後服務。
“你不是說個把月肯定沒問題嗎?”我看著裂開的活塞管問道。
“誰知道那些人是怎麼壓的,而且這壞的也不是你說的那個軸啊。”大方也很無辜。
我們把零碎抱回去,研究了一下。與其加厚活塞管,不如給壓桿單獨做一個支撐柱,以前人家壓桿的支撐柱和活塞管連一起,因為那是鐵的,現在這玩意木頭到底是不行。我們改進了一下設計又抱過去給文曲星家裝上,人家也意識到這東西有點精貴,就不讓外人進去隨便玩了。
大概是昨天幾家回去和鄰居商量好了,今天又多了三個訂單,大方還是很高興。可之後高老莊並沒有像大方預想的那樣每口井都裝上這種壓水機。也幸虧沒有,因為這僅有的七臺壓水機在今後的幾年裡,成了大方身上揮之不去的蝨子。
經過我們改良後的木製壓水井,大概要半年才會壞一次,我覺著這個質量已經很不錯了,可問題是有七臺,所以大方几乎每個月都會被叫去修水井。本來按他的想法,經常壞可以多收點修理費。可這修理費並不是那麼好要的,人家一開口就是:“你祖父做的那個床頭櫃比你歲數都大,現在開關門還一點吱呀聲沒有,怎麼到你做東西就老是壞?”而且這水井是要天天用的,你這一壞,人家要麼走很遠去別人家井裡挑水,要麼把這井口的一堆零碎掀起來,吊著桶打水,可這壓水機下面的水管是打通的竹子做的,它不像塑膠水管能隨便彎,掀起來很麻煩。所以這修壓水機的活還拖不得。搞得大方不勝其煩,好幾回想教我木工活,因為這水井我也是分了錢的,怎麼最後售後全落他一個人頭上了。那我能學嗎?肯定學不了,學不了。
這兩天莊子上因為水渠的事好像發生了些不愉快,就是各家田裡的水分配不均的問題。我想到老馬的筆記上有寫的,我也不清楚具體情況,就拿著筆記給高太公看,高太公看後又是感慨一番老馬好人沒好報,然後就帶著人按照老馬的筆記開始挖水渠。
我站在邊上看著一片綠油油的稻苗,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高太公,我怎麼沒見你們插秧啊?”我問道。
“插秧?”
“是啊,就是把這些稻苗再重新栽插一遍。”
“廢那功夫幹嘛?”
我想了一會,也陷入了困惑,是啊,為什麼要重新插一遍呢?
“我也不知道,可我見未來的人種地,稻子都是插秧的。總不可能是大夏天沒事給自己找罪受吧。”
高太公沉吟一會:“這樣,我給你畫塊地,你按照你見過的樣子插一遍。”
就這樣我得到了一塊大概二十米見方的地。而且很快我也明白了什麼叫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下田。只要挽起褲腿下了地,很快就能發現眼前的綠油油不光是稻苗,還有雜草。原先的地因為草種和稻種同時發芽,所以雜草會一直和稻苗搶奪養分。而透過移栽後,移栽的稻苗對比還沒發芽的雜草有更強的搶奪養分優勢,所以雜草數量會大大減少。而且因為稻苗間距的人工控制,讓地裡的養分的分配也更平均一些。
我就這樣從原先稻田密的地方拔出一些稻苗移栽到我的地上。也不知道他們給地裡用的是什麼肥,簡直臭不可聞。插秧時,我突然想到我們家上兩代人辛苦種地供我讀書,企圖幫我擺脫農民的身份。可如今剛在大城市上了幾年班,卻又回到了這片土地上,不禁有點唏噓。岸上看見的村民都說我在瞎講究,種地哪有圖整齊好看的。400平的地讓我硬是幹了兩天,這插秧比割麥還累,腰真的是要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