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前者,白莫邪對這位大校評價很高,膽大心細,知道在戰爭迷霧的情況下,指揮官不到第一線,無法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無法下達最有效的作戰命令,所以他跟部隊一起衝鋒。
同時肩負指揮任務的他,也並不是只知道無腦帶頭衝鋒,來提升士氣的莽將,十分清楚自己死在炮擊中的機率跟普通士兵一樣,都並不高,明白如何利用自己的特權,來讓自己在戰場上本來就高的生存機率變得更高。
實在是一名出色的老將……然後大校就翻車了——
大校在不斷漸進炮擊提供的煙幕掩護中,又衝了三十分鐘,正中一顆反坦克地雷,被直接掀翻——這是衝在最前面所必須承擔的風險之一,反地雷裝備車輛都在後面。
戰場上的地雷,非己方控制區域內的,多為直接空投,砸入地裡,步兵可以輕易識別排除,所以多為反裝甲地雷。
但反地雷車輛可以輕易引爆破壞這類地雷,所以實際軍事用途,多為以戰前阻延敵軍裝甲部隊行動為目的。
到了8日這天,飛機空投、炮擊釋放的這類地雷,早應該在5、6、7三天裡被先頭部隊清理得差不多,包括被佔領下來的一公里地段,凱聯工兵精心設定的,反炮彈轟炸地雷陣,也應該被清理得差不多。
現在大校被地雷炸翻,如果他已經衝完了20公里,進入到凱聯方向控制區域,自然會遇到凱聯新建的塹壕——但問題是,應該會先遇到自己人,5日突擊的百萬大軍才對……
沒有白莫邪上帝視角,到底什麼情況,我是誰?我在哪兒?誰在打我?發生了什麼?一片迷霧。
戰場就是這樣,一層套一層,兵馬炮象層層保。兩條人工河夾著的38公里地區,雙方的終極目標都是打到對方絕對防線,那麼只能一年一衝著守著這地獄38公里,至今也沒再壓縮得動,雙方都沒能在38公里範圍內,建築起新的絕對防線。
這也就體現出了,目前拜媞塔世界科學技術的極限。
原本38公里記憶體在大量散兵駐軍,至少是現在兵力的10倍,但隨著科技的發展,駐軍逐漸減少,除了火炮、導彈、毒氣,血肉之軀也不好抵擋鋼鐵洪流,還不如多鋪點地雷來得實在。
通訊指揮車履帶炸飛,整車變邊變形,底盤中部有被破片擊穿,幸好不是運輸人員的車輛,要不然車廂中部的人員就全部完蛋了。
而現在完蛋的,只是車輛中部通訊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