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認真做生存機率分析,結果還真就從頭到尾一直黏在這名長官的頭盔上,不像另外兩人那樣,一堆監視器,經常被迫換人跟隨觀察。
再說錄影的具體內容。
聽這“士兵”衝著電話那頭嚷嚷了五分鐘,白莫邪就知道這士兵的軍銜相當於大校,屬於可以佩戴披風的軍級了。
雖然他講的並不是姆瓦薩亞語,但這個時候茉維依她們早就破譯完整顆星球上的全部語言,系統已經可以進行完美同聲翻譯了。
同時,錄影畫面上還有字幕跟資訊框彈出來,是奈琪露娜進行的備註,給出了戰場沙盤,戰略地圖,標註出來了大校具體所在位置,周圍友軍以及進攻方向,面對的敵軍情況——總之就比只有個乾巴巴過山車畫面的白鈴鈴錄影資訊量大。
是個認認真真做作業的孩子,其她小傢伙都是在應付差事,沒有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沒有特別要求,就不做過多額外的內容。
看資訊備註,這名大校所在的不對,是第四方面軍協同部第十九路第六步兵師,他應該就是這支五千機械化步兵的長官了……
現在錄影中,大校正抓著電話筒是在向上級參謀部報告前線遇到的狀況,基本上是把一切能用得上的糟糕詞彙都用上了,五分鐘的喊話濃縮一下,就是旁約各國經典國罵大合集。
監視器直接竊聽電波,電話那頭就有條不穩,不緊不慢,公事公辦,時間人物地點幹什麼反反覆覆詢問確認,就差沒問出“吃了沒”,畢竟戰場上的噪音,就算是帶降噪拾音功能的話筒,也是一片噪音,除了反覆確認外沒有其它更好的方法,也難怪大校會急得臭罵連天。
這應該就是前線跟後方的標準交流方式,雙方都習慣了——一邊是,管你怎麼罵,多麼緊急的事態,沒聽清楚就是沒聽清楚。一邊是,管你是誰,聽沒聽清楚,我先罵了再說。
神奇的戰場交流方式,接著耳機裡傳來駕駛員的報告,原來他們早已經衝到最前面,再往前已經沒有友軍,在問要不要等待友軍。
這也很自然的事情,畢竟裝甲運兵車,跑起來比輕型坦克更快,履帶又比輪胎更適合泥濘坑窪戰場地形。
作為協同作戰的伴隨步兵,混在坦克隊伍中,作為第二梯次出發,跑了五、六個小時衝到第一,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更主要的是因為作為指揮官,沒有保持隊形的任務。
協同部隊的指揮官,不用跟部隊保持隊形,進行協同作戰……
感覺到司機在減速,大校一捏喉嚨上的骨傳音話筒,大吼:“加速加速!不想死的就往前衝!沖沖衝!”
然後通訊指揮車一陣黑煙後繼續往前衝去。
白莫邪琢磨了一下,大校說的還真就是大實話——目前火炮覆蓋才是最致命的威脅。
就算跟敵人第一線塹壕防禦力量接觸,火力直射的威脅,在目前全區域覆蓋煙霧的情況下,最大也就一公里沒有視野的盲射,只要不撞上反坦克陣地,就是安全的。
根據衛星的觀察記錄,凱聯火炮的目標,的的確確多為還沒提起速度,拉開間距,旁約單位較為密集的中部跟尾部——至於他們是如何知道旁約部隊分佈情況的,這就是黑科技“地震儀”、“地聽雷達”的功勞了——根據收集分析地面傳回來的固體震動波形,可以確認大兵團陣型,兵力分佈情況。
這種技術,也就在百萬人、十萬裝甲以上的大兵團場景,並且是運動起來時才排得上用場,而艾米莉亞平原十萬人以下都不叫部隊,所以雙方的地震黑科技大顯身手,部分彌補抵消掉了貼地雲海一樣的煙霧彈干擾……
人員、車輛的行進震動,是跟火力覆蓋爆炸震動不一樣的。
白莫邪記得存在炮擊前排,攔截阻礙行動,然後圍剿的戰術。但在這個敵人密密麻麻,無邊無際的平原大戰場上,這種火炮技戰術沒有意義,要儘可能多的消滅敵人單位,才是火炮部隊的首要目標。
總而言之,衝在第一反而是最安全的,這就是現在出現的第一件戰場反直覺事實。作為一個外星人,如果沒有豐富的戰鬥經驗,對實際情況精確的分析能力,大膽果敢而又敏銳的戰場意識,是無法做出這種反直覺判斷的……
然而整支旁約部隊都把油門踩死著,例如白玲玲觀察的卡車。但只有一小部分人是自己主動的、有意識的踩死油門,知道只有衝出火炮覆蓋區域,跑在戰友們的前面才有活路,或者至少不會死得毫無價值。
而大多數軍人,只是在機械地執行全速前進的命令而已……
大校自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