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十三山驛(2 / 2)

多的百姓仍然是四處逃遁,誓死不降,不願意做金人的奴隸。

可惜,隨著十三山起義軍內部發生紛爭,混入起義者隊伍中的畢麻子火併了起義軍。很快十三山起義就被韃子所撲滅,只有二人成功逃入山海關內。

王在晉代替熊廷弼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經略遼東、薊鎮、天津、登、萊軍務的的時候,就曾上疏說明十三山還有幾千軍民在堅守,韃子還曾數次圍攻,可都沒能打下來。

王在晉記載了十三山起義事件的時候,曾經記述:“今大山有七百人黑夜潛偷下山,至海邊渡上覺華島,嬰孩都害死,問其何以害死,曰:‘恐兒啼,賊來追趕也’。”

當時起義軍,寧可扼殺自己的嬰兒,也絕不“剃髮”投降韃子。

所以對於明軍來說,重新奪回十三山,除了能憑藉十三山的地利優勢抵擋韃子,讓明軍能在東岸站穩腳跟,對於明軍和遼東百姓們來說,收復十三山還具有著十分重要的象徵意義。

隨著團山營的一千五百戰士完全渡河之後,朱信就發出了向十三山發起進攻的命令。

隨著附近的巡邏的小股韃子兵,猛然發現大批明軍已經渡江,頓時察覺不妙的時候,朱信派出的燧發槍騎兵,已經殺到了這些韃子面前。

這些燧發槍騎兵,已經裝備了新式的燧發馬槍,在發現了韃子之後,二話不說,當即朝那些韃子展開了半迴旋戰術。

附近的韃子,大概只要百來號人,步騎摻雜,在發現了明軍渡河之後,一邊派人回去報信,一邊為了拖住明軍於是就立即嚮明軍撲去。

“砰砰砰!”

燧發槍騎兵使用新式馬槍,在靠近韃子之後,立即圍繞著韃子展開佇列。

最前面打頭陣的一隊燧發槍騎兵,每個人都裝備一把馬槍和一把手槍,他們列隊騎馬衝到韃子面前,依次舉槍射擊,然後騎馬走人,接著再重新裝填子彈,然後再重複剛才的過程。

於此同時,另外一隊騎兵,也和前面那隊騎兵相互配合著,不斷地發起對韃子的攻擊。

韃子頓時就被打懵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