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十三山驛
在渡江戰役發動之前,十五座炮臺對著東岸直接來了一波狂轟濫炸。
“轟隆隆!”
“嘭嘭!”
隨著一陣陣火炮聲響起,整個東岸像是被掀翻了一般,到處都揚起了塵土。
韃子自從被西岸的炮臺狠狠壓制之後,加上後續的反擊又連遭失敗,韃子在大淩河沿岸可謂是完全處於放棄狀態,只派了幾百士兵在好幾裡地之外來回巡邏防守,不敢過於靠近大淩河。
面對西岸一輪又一輪的轟擊,附近的韃子們似乎習以為常,也不敢過於靠近,只能遠遠觀察。
因為明軍時不時地就會保持這樣的轟炸頻次,這讓明軍在炮火掩護之下迅速渡江的時候,韃子根本就沒有察覺,仍然是遠遠觀察,並沒有發現明軍有什麼不妥。
隨著一千五百名團山營的戰士乘船渡江,朱信、劉波帶著前鋒部隊,率先踏上了東岸的土地。
“多少年了,咱們總算打回來了!”劉波不禁感慨起來。
“我們的目標,可不僅僅只是東岸!弟兄們,立即搭建渡河碼頭,並且馬上警戒,隨時留意韃子的動向!接下來,將有好幾場大戰等著我們!”朱信笑笑,抬手一揮,就命令前鋒部隊立即行動了起來。
隨著朱信的一聲令下,率先等上東岸的戰士們,很快就搭建出了一座簡陋的臨時碼頭。
同時一百名燧發槍騎兵,也開始往更遠處發起偵查,隨時留意韃子的動向,並且還得摸清楚韃子的情況。
半個時辰之後,隨著一艘又一艘的渡船來回轉運,朱信率領的一千五百兵馬,全部都安全渡河登上東岸。
朱信此行,帶了一千名步兵,五百名騎兵,步兵當中,其中有線列步兵八百名、戰車炮兵兩百名,隨行火炮戰車五十輛。
五十輛火炮戰車上,搭載了十門紅夷大炮、四十門佛郎機炮。朱信對於火炮火力的支援非常重視,一開始還擔心五十門火炮都不夠用。
可鑑於朱信這一千五百人,將擔任長途奔襲的重任,如果攜帶了太多火炮,必然也要攜帶大量的彈藥,這樣一來就會影響部隊機動效能,只好先攜帶五十門火炮。
好在這樣的配置,也足夠朱信攻城略地了。
更何況,他還另外調集了一百門各類火炮,除了準備用於在沿途建立炮臺使用之外,他也在為南下圍攻廣寧右屯衛城做好準備。
“老劉,團山營後續還會調集一百門各類火炮過來,有了這些火炮,就算是韃子的首領黃臺吉前來,也能把他胖揍一頓!要是祖大壽拿不下廣寧右屯衛城,咱們靠著這些火炮,就能輕易拿下,隨便讓祖大壽祖可法父子見識一下,誰他孃的才是遼軍第一!”
朱信咧嘴笑道,他對於自己的火力配置還是十分自信的。
“凡頭兒,你不是說並不在乎嗎?怎麼還和祖可法那小子計較?”劉波調侃道。
“我改變了主意,要奉陪到底!”朱信擺手笑道。
“對了,凡頭兒,十三山驛過去可是有一段悲慘故事。咱們如果能收復十三山驛,也算是洗刷了過去的恥辱。”
“十三山驛的事情,我聽說過了。咱們這一回,一定要洗刷過去的恥辱,為那些被韃子禍害的百姓和起義者們報仇。”
朱信說到這,腦海當中頓時浮現出關於十三山驛的舊事。
十三山驛,源之於附近的十三山。
十三山位於錦州東七十五里,高一里餘,週二十里,峰有十三,故稱作十三山,又稱遼東十三山。
史載:山下有金牛洞,上有池,峰巒羅列,大小相錯,山海關即望見之。凝嵐積翠,若遠若近,宛若圖畫,海山一奇觀也。
就在風景秀麗的地方,曾經爆發過一場遼東百姓反對後金統治的大起義,史稱十三山起義。
時間是在天啟二年正月,努爾哈赤親自率領韃子兵渡過遼河進攻廣寧,遼河以西的人民紛紛逃人深山之中,以躲避韃子的搶掠燒殺。
努爾哈赤在遼西得手之後,決定遷移錦州百姓到遼河以東的遼陽,遷移義州的百姓到遼河以東的蓋州、威寧營。錦州和義州的百姓,當然不願離開世代居住的家園,於是不堪韃子壓迫的百姓們,紛紛逃遁於深山當中。
當時逃至十三山驛的百姓,足足有四萬多人,這些百姓拒不歸降後金政權。努爾哈赤於是派出明軍降將李永芳率軍前來圍剿,經過一番血洗,韃子殺害了不少起義者和無辜百姓。
即便遭遇韃子的瘋狂殘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