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覲見(2)(1 / 2)

313、覲見(2)

朱信有些好奇,崇禎怎麼就打發其其格去居庸關了?

不過,現在林丹汗的新地盤,就在宣大以北,從居庸關出去,一直往西北,也就能進入林丹汗的地盤了。

“聯合林丹汗,夾擊皇太極?看來,陛下已經採用了我向袁督師提的建議了。”

朱信笑笑,如果能促成和林丹汗的結盟,皇太極恐怕很快就要首尾不顧了。

等小校帶著朱信其餘親隨護衛離開之後,朱信和王則,僅僅帶著剩下兩名護衛,隨即就動身入城,先行千萬遼東會館下榻。

其實,按照朱信現在的身份,他就算是憑著公文在京城驛站“北京會同館”入住,那也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會同館其實就是驛站系統在京城的“總驛站”,根據《大明會典·兵部·驛傳》規定:自京師達於四方設有驛傳,在京曰會同館,在外曰水馬驛並遞送所。

朱信原本應當按照公事前往的會同館,規模可不小,而且還經過歷次興建。

永樂六年(1408年),明成祖下旨“設北京會同館,改順天府燕臺驛為之”。

宣德四年(1429年),行在工部奏“明年正月,四方番夷例應朝貢”,但會同館面積太小,理應擴建。

宣德六年(1431年),會同館430餘間房屋由於歲月侵蝕,已經損壞,再次進行了修理。

正統年間,會同館擴建,改定新制,分為南北兩館,北館六所,南館三所,南館位於玉河西堤,北館在澄清坊大街之東。

成化十一年(1475年),增設副使一員。

弘治十四年(1501年),再次修繕會同館,另增房屋四十三間,總計會同館南、北館總佔地面積都達到了43畝之多。

等到了朱信所處的這個時代,會同館的規模已經十分龐大了,而且驛站的使用也放寬許多,特別是從嘉靖年間,乘驛條例由六種上升為五十一種,驛站透過人員十倍於往時,甚至山中道士都可乘驛。

這也就使得驛站負擔十分沉重,而驛傳役屬於徭役中的雜役,與裡甲、民壯、均徭合稱為“徭役四差”。因驛站費用和人員補充需要驛站當地的百姓來承擔,所以在客流量大的北直隸,驛站負擔就十分之大,並且隨著時間的發展愈發沉重。

“這種情況,需要改變!”在前往遼東會館的路上,朱信不禁感慨道。

朱信要去的遼東會館,相比會同館,待遇自然差許多,而且還需要朱信自費。

遼東會館,其實就是遼東籍貫或者任職遼東的官員、富商以及縉紳在京城的“同鄉會館”,即可方便遼東籍貫的官員、富商以及縉紳在來往京城期間有地方落腳,也方便這些仕紳們能有地方相聚同鄉情誼。最為重要的是,也為遼東籍貫的科舉學子,提供了一處十分方便的暫歇之處。

對於朱信來說,這就有點像是遼東駐京辦,只不過更多的是民間發起罷了。

等朱信一行人趕到遼東會館,就見到早已經在遼東會館住下的梁黍。

梁黍如今擔任督師衙署的幕僚,並未有正式出任官職,不過他梁黍畢竟過去擔任過官員,而且如今更是袁崇煥的首席軍師。遼東會館的上上下下,無不對梁黍畢恭畢敬。

“總兵、師兄!你們總算來了?”梁黍見到朱信王則,微微一笑,趕緊上前向朱信一行人迎去。

王則也不客氣,上前趕緊向梁黍追問道:“師弟呀,你們家督師,怎麼不讓我們家總兵去會同館落腳?來遼東會館,還得自己掏銀子,雖然咱們也不在乎那點銀子,可放著不用花銷的會同館不去,怎麼偏偏要來這遼東會館?”

梁黍笑笑,趕緊解釋道:“會同館,人多嘴雜,而且多是各地官員官眷,那些官員來這五湖四海不同派系,不是一個好待的地方。但是,在這裡就不一樣了,你是遼東人,遼東人雖然內部也有不和,可在外的時候,只會幫親,也算是讓你有些依靠。這樣一來,就算是你年輕氣盛,鬧出什麼亂子,你這些遼東籍鄉親,看在你所立下的不世之功,那也不會去難為你。”

朱信算是聽出來了,來自袁崇煥的各種叮囑和交待,無不凸顯出袁崇煥的看法——朱信年輕氣盛,容易出事情,搞不好又要鬧出亂子。

“這是把我當小孩了······這兒是京城,不是寧遠城,更不是團山堡,我很清楚這其中的分寸!”朱信感到十分無奈。

這時候,來來往往進出會館的行人,有人瞧見了朱信,猛然之間就像是發現了新大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