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眶。
大宋的武將被壓制的那麼多年,還從來沒有一個君王能夠將武將拔高到文武並重的高度。
並不是趙構此時著眼於北伐,而給武將們畫個大大的餅。
而確實是趙構自己切身之感受,那便是文武並重所帶來的朝堂風氣和戰略局勢的改觀。
文武並重的出現,不僅僅體現的是趙構的韜略,更是未來朝堂平衡的一種體現。(注:大宋蔡京、秦檜、史彌遠和賈似道等文官重臣之禍亂,一點都不亞於唐時的藩鎮之亂。)
“官家英明,大宋無藩鎮割據之基礎,一味抑武委實難以開疆拓土,亦難以禦敵於千里之外!”
韓世忠激動的回應道,如若是平時他絕無可能會如此附和。
但他能夠看出官家確實是發自內心的在反省前幾代君王的國策,也看出了重文抑武的弊病之所在。
透過保下岳飛之後,在蔡州和郾城的連戰連捷,如若重用文臣征戰恐怕難以出現這樣的局勢。
而眼下的大宋的禁軍和廂軍的模式,就註定就是文武並重也難以出現藩鎮自立的局面。
縱觀歷朝歷代,自周分封諸侯之後,集權便難以在朝堂出現。
唐時一味重武,藩鎮軍閥便蠢蠢欲動。
而只有文武並重,且能夠相容幷蓄,並能有輔之以朝制而監督,自然不會出大亂子。
“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爾”原本就是藩鎮割據的真實寫照。
不得不說唐時的武將地位尊崇,文臣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這正是這樣的藩鎮格局,才讓各地軍閥擁兵自重,不聽號令。最終導致各自為戰,各立為王。
因此太祖立國之初將自己對於歷代的經驗和五代的教訓得以總結,才逐漸出現了大宋重文抑武的國策。
:()開局保下岳飛,啟昏君逆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