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之用?
趙構的這番話著實讓吳璘有些吃驚,難道官家真的有意將來遷都京兆(西安)?
宋太祖立國之時,大宋經濟重心南移到南方已經是既定事實。
開封做為都城,可以發揮其漕運便利的優勢,從而成為大宋人流和物流的中轉樞紐。
從這一點而言,開封是非常稱職的。確實全盛時期的大宋,開封的繁華富庶確實是舉世矚目。
然而做為政治中心,開封城則實際上是一個無險可守的死地。
一個大一統帝國的都城,特別是要面臨與北方遊牧騎兵激烈衝突的時候,開封的地理位置則是非常危險的。
北方遊牧騎兵一旦突破長城防線,將是一馬平川直抵黃河北岸,開封城基本上沒有什麼天險可以憑藉。
而太祖建國之時就是幽雲十六州已失,長城防線不復存在。
因此當金國騎兵南下,開封很快直接面臨著軍事威脅。
趙構心中的想法便是,大宋經濟強盛的時候,一鼓作氣從而能夠一統北境。
然而居安思危,從長遠來看一旦帝國衰敗之時,則難以完全控制北方遊牧民族。
因此遷都京兆(西安),或許在若干年后帝國危亡之時能夠自保。
虞允文畢竟久伴官家左右,對於這個想法自然已經非常清楚。
只不過趙構竟然將如此重任交付於自己身上,著實讓虞允文有些受寵若驚。
虞允文一陣驚喜之後,心中隨即犯起嘀咕來。要知道雖然久在中樞,但對於軍務之事難免有些生疏。
自己真的能夠擔當如此大任嗎?
“官家,臣才疏學淺,怕是……”
虞允文無論學識還是才氣皆是人中龍鳳,按理不至於如此猶豫。
只不過確實責任重大,心中難免會有一些顧慮。
“怕是什麼?在朕身邊歷練這麼久,跟著韓樞相等見識過那麼多軍務大事,堂堂狀元郎,有何憂慮。”
趙構斬釘截鐵的說道,對於虞允文的才能他非常的清楚。
無論是兵書策論,還是出謀劃策,亦或是鼓舞人心,都是非常擅長。
何況大宋以文官統兵比比皆是,並非是什麼稀奇之事。
“臣謹遵聖諭!”
虞允文見到官家如此信賴自己,如果再一味的糾結下去,恐有負聖恩。
“啟稟官家,臣以為虞帥足以獨擋一面。蠻夷兵以步軍為主,難於長途作戰,亦可協防京兆!”
韓世忠見狀趕緊出來打圓場,對於虞允文的能力他也是非常清楚。
這六年多來在中書舍人的位置上做得非常妥帖,參與軍國大事也常有奇思妙想。
官家器重虞允文字就是朝堂人盡皆知之事,他的前程自然也是不可限量。
“這樣吧,大理和西南夷總計四萬土兵隨軍北伐,攻下京兆之後便歸你調遣守城。嶽雷隨同你一起防禦京兆。”
原來趙構將虞允文和嶽雷外放,便是下的這一步棋。
畢竟虞允文不是武將出身,擔當大任不能沒有可堪大用的武將。
而將嶽雷放在虞允文身邊則是一個妙招,兩人一同常伴官家左右,自然非常熟悉且已有默契,幹起大事必定是相得益彰。
而此次北伐之時,朝廷便讓理藩院要求大理國和西南夷各出兩萬步軍協助北伐。
這些步軍到北方必定難以跟上騎兵的步伐,因而協助防禦京兆以抵擋西夏便是最好的計謀。
“臣以為,川陝之步軍加上一部分廂軍亦可協防京兆,加上土兵總數不下八萬之眾。”吳璘趕緊補充說道。
對於北上攻佔京兆之後,繼續北上延安繼而西進太原,步軍遠遠跟不上,還不如留一部分給虞允文差遣。
這樣既能夠顧全官家,又能體現自己的大度,於吳璘而言何樂而不為。
並且這八萬雄兵屆時憑藉京兆府的城高牆厚,運用得當的話足以抵禦西夏來犯之敵。
相比吳璘的攻城拔寨,死守京兆抵禦西夏會要艱難得多。
由此這個重任已經落到了虞允文的身上,如果能夠跨過這道難關,將必定是羽化成蝶的蛻化和銳變。
“如此甚好,兩位勠力同心,朕心甚慰!”
“在朕看來,文臣武將有才者皆可統兵,重文抑武已然不合時局,大宋要的是文武並重,相容幷蓄!”
趙構這話一出,讓韓世忠和吳璘這些武將出身的重臣感動得熱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