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飛機緩緩的進入了專門的停機棚內。
技術人員和工程師需要對它進一步的檢查。
滿載244,這可是很了不起的數字。
必須要對飛機認真的做各項檢查,防止明天出什麼意外。
還有會計組,連夜計算首航的收益。
其中單程滿票價大約是11萬元的銷售收入。
返程略微低一點,也是11萬元左右。
空姐在空中銷售的利潤也不錯,去時是有一千元的銷售收入。
返航時候略低,只有三百多收入。
這裡頭的淨利潤就高達900多。
足夠抵消機組成員的工資。
此外,去時航空燃油消耗12噸。
返航時候消耗更高,達到了13噸燃油。
飛行成本大約是25噸燃油,合計約5700元;
機組成員工資12人,大約是100元工資;
小商品的成本,大約是300元,
此外還有支付兩地的場地費,地勤費等等,兩地需要支付大約是200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這裡大頭是過夜基地的南頭機場收費。
最後是飛機的折舊費用,這個是很多企業故意不計算的隱形成本。
成本價兩千萬的運十飛機,按20年使用年限計算。
一年飛行大約有11個月的時間,約飛300-330天左右。
平均每天的折舊成本需要3000塊以上。
還有其它的費用就不詳細計算了。
比如售票員,印表機,耗材的損耗。
這些納入公司的其它部門支出上。
也就是說,飛機飛一趟來回,滿載可以盈利22萬元,半載也有11萬元。
成本價只需要9300元。
只要每次能賣出去100張座位票,這飛機每次飛行就是盈利的。
這個結果驚呆了所有會計人員。
沒想到,四發的中等客機,也可以實現盈利。
既然市場如此好,那還等什麼。
剩下的第二架飛機在檢查無誤後,間隔一個班的小時繼續飛魔都。
一天掙兩萬,一年就可以掙600萬,這就是天上掉錢的節奏。
最關鍵的,前幾年還是免稅時期。
民航是帶動地方經濟的,還有特區的補貼。
想一想,美滋滋。
漢陽三鎮。
改革春風吹響了當地的號角,漢陽人民開始大步向前走。
全國首個小商品集散中心和出口貿易中心,就在這裡。
在全國東南西北都玩航空公司的時候,他們怎麼能落後呢。
在首都民航拆分成民航局和國航的時候,各地方航空管理處也開始拆分了。
正常情況下,大部分機場直接轉變成機場管理局。
以後他們就專職收取航空公司的各種場地費就可以了。
同時做好配套的設施,和救援設施。
但總有些地方領導,有自己的小心思。
:()回到八十年代當航空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