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不難理解。
就像很多高階的奢侈品行業,其實奢飾品並不是真正的賺錢路子。
比如汽車廠商參加f1大賽,都是虧本的操作。
它的作用僅僅是打響汽車品牌的廣告。
再比如炫富頭號品牌,勞斯萊斯。
某音都是人人標配的座駕,價值千萬。
但是,勞斯萊斯公司都破產重組無數次了。
至今為止,換了不知道多少東家。
奢飾品是很貴,單筆收入也很可觀。
但長久運營是虧本的。
同樣,如果有人穿越古代,倒騰古董。
一兩筆是發家致富。
持續經營它,開創商業帝國,那就是虧本經營。
因為古董市場都被你玩壞了,不值錢了。
其次,無論是奢侈品還是古代,那都是小圈子的富豪在買單。
這裡的受眾範圍是很小的。
也許有人會拿lv包包解釋。
但有沒有人真正的懂lv?
歐洲各種展覽和展示平臺的lv,單件的價格是20-50萬美元。
這才是奢侈品。
而進口到國內的,價格幾千塊錢的lv。
放在歐洲也就是幾百歐元,這是lv裡的廉價產品。
前面提到過,錢不等於財富,但可以作為衡量的標準。
拿中國人的收入和在中國境內上班的外國人的收入對比,這是合理的。
你拿在中國的收入和在國外的收入,那就沒辦法比較。
很多人評價歐美是中國的十倍收入。
這句話單純用外匯解釋,是對的。
但對方的生存壓力和所處的社會階層,其實和國內一樣。
也就是說,在國內需要幾千甚至上萬塊錢的lv包包,其實在歐美就是廉價包包的代名詞。
只是外匯差距,還有各國的經濟水平不同,才給中國人它是奢侈品的這樣感覺。
就像韓國人動不動就收入幾十萬。
日本人也動不動就收入幾十萬。
甚至某av女星,新出道就有5萬塊的收入。
好像很多的樣子。
實際上一看匯率,小渣渣。
這還沒有國內網紅女主播來錢快。
實際上不能這樣對比。
日本的學生為啥要淪為做女優呢?
而且只有那麼一點點錢?
因為她們的社會階層上層已經基本上封死了。
各行各業都已經卷死同行。
底層人要想出入,只有這種渠道,沒有多餘的選擇。
換成你去橫店體驗女群演的真實收入,就知道了。
拍一部網劇,收入只有四五千的漂亮女演員比比皆是。
二者相比較,其實都是差不多。
社會就是這樣無情。
同樣,lv在大部分人眼中,似乎很高階。
這是過去人的想法。
因為那個時候國民收入很低。
現在麼,很多人還是收入很低。
但相當一部分人收入很高了。
在他們眼裡,這不就是一個包包麼?
這和買一瓶水沒啥區別。
最尷尬的莫過於某些小仙女的炒作。
什麼巴黎世家配lv包包,認為這才是名媛的操作。
也正是這些小仙女的操作,才把外國的廉價經濟商品,吹噓成高階奢飾品。
然後被網文、電影、電視劇大量的運用。
這東西的高階,就這樣出來了。
順帶一提,其實茅臺酒的操作,也是類似。
要說它的真實價值,其實還不如農村糧食自釀的酒。
同樣,飛機上豪華的飛行頭等艙,其實一點也不匹配機票的價格。
除了裝13,和真正不拿錢當錢的老闆外,頭等艙的銷量極差。
於是,在頭等艙和經濟艙的基礎上,衍生出公務艙。
公務艙,就是專門給中產階級服務的,說的好像有些高大上。
再然後又降低標準,變成商務艙。
其實,從民航座椅變化的趨勢,就可以發現一個特點。
那就是下沉趨勢。
未來的主流,其實都是經濟艙。
土豪老闆真的要享受,那就是包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