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楊傑終於回神了。
“哦,對了。”
“是這樣的情況。”
“首都有個人,叫張保軍,他不是在海南島炒房地產嗎?”
“這人一年內賺了好幾個億。”
“然後去了濠江娛樂場,一個月內就花光了2個億的資金。”
老葉吃驚:“多少?”
楊傑:“兩個億”
老葉:“這人不是混蛋嗎?兩個億,都夠買一架飛機”
“誒!不對啊。”
老葉內心一個激靈,這楊小子已經有多少架飛機了?
楊傑迷惑:“什麼不對?”
老葉:“不對不對,這規劃圖不對。”
“你等會,你別走。”
隨後,老葉拿起電話:“小趙,你進來一下。”
趙秘書:“市長,您吩咐。”
老葉:“這個計劃重做,就按嗯,20倍的投資額計算。”
“告訴下面人,老闆已經在這裡了。”
“楊老闆不掏錢,誰也不準放他走。”
趙秘書微微一笑:“好的,我這就去辦。”
楊傑迷惑:“我怎麼眼瞅著,您的秘書好像認識我啊!”
老葉:“廢話,老趙家的種,跟著我歷練呢?”
“你倆(楊傑和趙老頭)天天膩歪在一起,你這不認識嗎?”
楊傑恍然大悟:“勝軍大哥!”
“哎呀,這穿西裝,打領帶,就是不一樣。”
趙勝軍,趙書記的兒子,趙老頭的孫子。
這關係,夠複雜的。
老葉嫌棄:“哪像你,也不知道拾到拾到,埋汰。”
“對了,你剛剛說誰有2個億?”
楊傑:
一個在九十年代早期,花費了區區2個億的小角色,並沒有引起葉市長的重視。
2兩個億已經沒了,你再追究也無濟於事。
他本人反而是更加重視湖南和長沙的發展。
普通人可能更加在乎2個億。
這就是管理者的思維維度不一樣。
湖南湖北基本上可以看成一體化的姿態。
湖北以重工業出名,湖南以採礦業出名。
兩個省都是產糧大省。
那麼為啥八十年代,湖北已經欣欣向榮了,還有漢陽的小商品市場。
湖南卻毫無起色呢?
是缺少小商品的時機嗎?
對,也不完全對。
老葉也曾經努力發展過民營經濟,給了老百姓很多創業的計劃。
但這點經濟活躍度,帶動縣級單位是沒有問題。
你一個省,能頂什麼用?
好比把義烏的經濟挪到杭州,你確定這有用嗎?
這也是後來漢陽小商品市場沒落的原因。
因為這種東西的市場格局就那麼點,沒有核心產業。
大城市、大城市,自然是需要足夠大的東西。
這些東西,就是所謂的支柱產業。
比如寧波和魔都的船舶製造業。
比如鵬城的高科技、數碼、電子產業。
比如漢陽的鋼鐵重工、化肥重工等等。
湖南,什麼都比北面的湖北差一個等級。
這人才、資金,投資商就會不自覺的被吸走。
而且湖南還有一個致命問題,湘江。
23年的湘江汙染問題,已經解決了。
但是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湘江,因為採礦業導致的環境汙染問題極其嚴重。
當地民眾有很多特殊的疾病,就是河水汙染導致的。
像四川、江西、山東、山西、東北採礦業導致的河水汙染,都有這些例子。
工業化,是不可避免的要汙染環境。
政府要關閉這些企業,也可以,但是你的gdp沒有了。
城市沒有gdp,沒有經濟,就無法脫貧。
是環保還是發展?
當然是發展優先了。
飯都吃不飽,你還擔心所謂的環保問題?
因為湖南後來的經濟發展起來了,所以這些老礦區,落後的企業才會被淘汰。
再然後是旅遊業發展起來的。
並不是湖南的旅遊業發展,讓湖南的經濟發展,導致老礦區淘汰。
兩者順序一定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