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和超重現象。
在擺動幅度不高的時候,確實好玩。
但是在擺動幅度過高的時候,人體會本能的抗拒。
不知道這是什麼特性。
而這種訓練,就是消除這種抗拒,變得更加適應複雜環境的變化。
戰鬥機飛行員倒著飛,似乎不影響他們感官和大腦指揮手臂繼續操控飛機。
但李璞還不會這個技能。
他越是搖盪,就越慌張。
隨後身體本能的繃直了。
李璞連忙求助:“學長,學長幫幫我!”
賈紅兵當即一推:“來咯。”
李璞慘叫:“救命啊!”
一瞬間,天旋地轉!
他完成了360度的旋轉。
何光耀當即鼓掌:“好樣的。”
“抓住了。”
李璞:“不行,難受。”
賈紅兵:“繃緊了,抓住。”
他又是一個助推,李璞再次完成一個360度的旋轉。
李璞只能本能的保持直身,和繃緊。
但是旋梯的重心也隨之居中。
然後旋梯又帶著他轉了一圈!
媽媽咪啊!
要死了!
,!
李璞已經喊不出話了,腦子裡只有恐懼。
而大腦和身體的機能會不斷的協調。
賈紅兵又是一個助推。
直到旋轉第5圈後,兩個輔導員才幫忙拉住他。
而李璞就像是喝醉酒一樣,找不到多少平衡感覺了。
“慢點、慢點,走兩步,走兩步。”
人體的機能恢復其實是非常快速的。
1分鐘左右,李璞基本上可以站立。
3分鐘左右,能開始走動。
5分鐘左右,基本上不同人攙扶。
10分鐘左右,除了腦子還是有點嗡嗡的,其它都是完好的。
總結,就是和在遊樂園坐了旋轉飛車的感覺差不多。
或者說像過山車連續旋轉的那時候的感覺差不多。
反正後面腦子就不知道想什麼了。
反正大腦此時此刻,大概是在充血中吧。
旋梯 、固定滾輪、活動滾輪。
作用上各有不同。
但是有著共同的作用。
就是提高人體機能的抗眩暈的承受能力。
很多技術都是這樣。
不是某某某天生牛,而是大部分專業人士,都是後天培養出來的。
就像是狙擊手,都需要無數的子彈餵養出來的。
飛行員的總結就是一個字“練”。
所以,它的模式就是練兵,有很強的約束性。
而大學的生活,屬於是散發性、自由性的、自主性的。
兩者的區別很大。
李璞被兩個學長忽悠的暈頭轉向,後來慢慢的也熟悉了。
一連玩了好幾天,他終於迎來了真正的迎新日。
迎新日,也就是開學日。
也算是飛行學院裡為數不多的放假日。
何耀光:“今天不用訓練了,放假,接新生去。”
李璞大為感動。
這五六天的時間,簡直就是地獄人生。
“謝天謝地,終於結束了。走走走,迎新同學去。”
:()回到八十年代當航空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