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看了李密的表章,心中好笑。山東之眾是你李密的舊屬?拉倒吧。李世積十個郡已歸唐。其餘的諸如竇建德、孟海公……一直對你李密口是心非。你最輝煌的時候,竇建德他們也沒去謁見過你李密。你想取代淮安王李神通成為山東招撫大使,門都沒有。
僕射裴寂說:“陛下,李密狡詐反覆,讓他離開京城長安。等於放魚入水,放虎歸山,再行圖霸天下呢?”
唐皇李淵說:“帝皇自有天命,並非反覆無常的小人所能取得天下的。若李密一去不回而反叛朝庭,猶如篙箭射蒿草,自取滅亡。反正將他留在朝庭亦是用不著的不羈之才。”
皇太子建成說:“李密帶來的兩萬兵馬不能全部帶走,起碼扣留一半,發一萬人馬給他。分流減勢,使其翻不起大浪,危害性小一點。”
秦王世民說:“兒臣征討薛仁杲的人馬暫時不歸州縣軍府,駐軍於長安與洛陽之間。
李密如果去洛陽招降舊部,與王世充軍發生衝突,我軍作後盾助戰。
李密若從津渡過河,從大河北岸過境去山東,王世充發兵堵截李密,我率軍攻洛陽城。
李密如果是反叛自立,只有向南走,去山南襄汝地區會合舊部,熊耳山道路崎嶇,只需一支輕裝伏兵,李密必死無疑。自取其咎,死無餘辜,天下人怪不得咱李唐朝庭無仁無義。”
唐皇李淵連連叫好:“如此策劃天衣無縫。詔李密領舊部人馬,東出潼關,招募山東群雄。”
“父皇,你的詔書上沒寫發多少兵馬數字。”皇太子建成疑惑父皇有疏忽。
唐皇李淵笑道:“需要寫明白兵馬人數嗎?多大一回事兒呀。詔李密赴宴,朕為他送行。”
唐皇李淵做足做好仁義文章,在皇榻上為李密餞行,請賈閏甫作陪客。杯卮交錯,飲酒盟同心。李淵給了李密兵符,到潼關領兵出函穀道。
李密領一府衛隊到潼關接受人馬。王伯當整理隊陣後說:“呀,只發了一萬人馬?咱們帶來的可是兩萬人馬。”
鎮關將軍說:“這不是本將軍能管的事。皇帝發兵詔書只說發原舊部人馬,也沒有說明白多少人數呀。來了多少人,我給多少人。也許路途遠近,發兵耽誤了時間。本將軍發個官函問一問,李大人再等一兩天發兵,可好?”
李密心裡明白其中原委。唉,一萬就一萬吧。過了這個村,可能是再無哪個堡了。再等一兩天,也許這一萬人馬也保不住了。李密目視遠方說:“行了,一萬人馬就行了”。
李密領一萬舊部人馬出潼關,走上百里函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