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他們已不再想自己的回答是否合崇禎皇帝的心意,是否會得到提拔?而是,自己的回答是否會招致自己滅族。
等天色大明,朱由哲終於和所有人都見了一面。他伸了伸懶腰,向臉色異常難看的金聲道:“金愛卿,終於忙完了,和朕一起用早膳吧!慄宗舟,叫李邦華、張世澤和萬太尉一起,他們也是一夜沒休息。”
慄宗舟拱手,“奴婢這就去叫他們。”
朱由哲叫住他,“對了,還有那個吳有性。所有人中,就剩他一個沒見了吧!”
慄宗舟得旨離開。
金聲站起來,“陛下,臣不懂。”
朱由哲轉頭過來,“什麼不懂?”
金聲微微皺眉,“陛下,臣不懂,您將這些問題拋給那些士子,您期待從他們那裡得到什麼樣的答案?”
朱由哲嘿嘿一笑,搖頭道:“金愛卿,這樣對你說吧!朕從來沒有指望從他們口中得出答案?”
看金聲滿臉不解,朱由哲笑著解釋道:“這些問題有標準答案嗎?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只是所站的角度不同而已。偶爾有兩個驚豔的,超脫一般觀念的回答,但也僅是讓人耳目一新而已。”
朱由哲轉向金聲道:“朕不在乎他們的回答,在乎的是他們的表現。”
“有人一直首先回答,表現欲極強。有人老成持重,追求穩妥。有人言語結結巴巴,但觀點新穎。有人沒有觀點,只拾人牙慧。有人言辭激烈,敢於挑戰權威。有人唯唯諾諾,只求無過。這些才是朕想看到的,也是朕取才的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