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銓面露驚愕,半晌沒有言語,呆呆的看著張嫣。半天才回過神來,“稟娘娘,臣是願意的。但臣從未領過兵,擔心誤了朝廷的大事。”
張嫣笑道:“馮刑部說笑了。你曾彈劾熊廷弼誇功炫耀,歷陳其指揮之錯。後來又協助防守涿州,運大炮至京師。怎麼到今日,卻不會領兵了?值此朝廷危難之時,可不準謙虛推脫啊!”
馮銓頓時反應過來。
張嫣曾懷過皇子,但被魏忠賢所害墮胎。她深恨魏忠賢為首的閹黨,而自己以前恰好是閹黨的頭面人物。
她這是在報復自己,提起熊廷弼,就是讓自己記起自己曾經的身份。
馮銓思索片刻,最終抱拳道:“微臣曾經鑄下大錯,承蒙天子不棄,重新任命臣為刑部尚書。臣甘願為陛下赴死,若娘娘信任,臣願意率部前往保定救駕。不救出陛下,臣誓死不回京師。”
言語懇切,態度鮮明,引得周圍大臣一片讚歎之聲。
張嫣蹙了蹙眉頭,她不信任馮銓,覺得他十有八九是在演戲。但演的如此認真,自己不得不有所變態。“馮愛卿此心,感天動地。但身為臣子,是否一切都應該聽從皇上的旨意?”
馮銓頓時鬆了一口氣,張嫣並不是真的想自己領兵。“娘娘,陛下現在被困保定,沒有新的旨意啊!”
張嫣沒有說話,而是轉向周皇后。
周皇后點了點頭,說道:“陛下離開京師之時,曾寫過一些東西,並放在了一個鐵盒子裡面,並上了鎖。盒子交給了本宮,而三把鑰匙則分別交給了李閣部、新樂候,以及王承恩。說是遇到危急之時可開啟,現在本宮把這盒子帶來了。”
所有大臣都吃了一驚,這時才注意到周皇后旁邊的宮女手中拿著一個鐵盒子,上面綁著三把鎖。
張嫣繼續道:“皇上被困,此刻就是緊急之時。李邦華、劉文炳、王承恩,來,開啟它吧!”
李邦華皺了皺眉頭,最初崇禎皇帝對他說的是,只有他在外發生不幸時才能開啟那盒子。
現在崇禎皇帝雖然被困,但似乎還沒到那個時刻。
但正當他遲疑時,劉文炳和王承恩已經走上前去。
李邦華在心中默默的嘆了一口氣,知道自己阻攔不了了,便也走上前,拿出鑰匙,開啟了自己的那把鎖。
張嫣接過來已經開啟了的盒子,放在桌子上,伸出手就要開啟。但手伸到中間,她停住了,看向王承恩道:“王承恩,你是司禮監太監,也是聖上最信任之人,就由你來開啟吧!”
王承恩沒有說話,而是望向周皇后。看到周皇后點頭,他這才向張嫣行了一禮,上前開啟鐵箱。
裡面放著兩道聖旨和一封信。
張嫣示意王承恩開啟。
王承恩先是拿出信,看了一遍,臉色頓變。
張嫣好奇的探過頭,頓時臉色也大變。長吸了一口氣,神色奇怪的看向周皇后。
周皇后滿心疑惑,暗想,這裡面到底寫的什麼?為什麼他們的表現都那麼的奇怪?
當崇禎皇帝將鐵箱子交給她時,只說是為了以防萬一,讓她小心保管。只有最緊急之時才能開啟。
周皇后想著自己的丈夫被圍,現在就是最緊急的時刻。這才找來張嫣,想讓她給自己增加一些底氣。
但看他們的神色,這鐵盒似乎並不應該被開啟。
張嫣最終嘆了一口氣,向王承恩道:“將信念給諸位大臣吧!”
王承恩猶豫了片刻,最終點頭道:“是!”
隨著王承恩的念唱,所有人臉上都露出奇怪的神色。
這封信是崇禎皇帝出現意外,也就是死後才可以公佈的,而現在完全提前了,而且十分的不合時宜。
信中說,若其身死,太子立即南遷,並在南京登基稱帝。
封國丈吳三桂為大將軍,統御北地所有人馬。若攻滅滿虜,晉升吳三桂為平遼王,永鎮遼東。
太子年幼,令唐王朱聿鍵攝政,在太子滿二十歲時還政。
信中更羅列了一大群可用之人,尤其點名了堵胤錫、張煌言兩人。
接著,王承恩又拿出了那兩道聖旨,說道:“這兩道聖旨,一道是傳位於太子的詔書,另一道是讓朱聿鍵攝政的詔書。”
李國幀用手指捅了捅旁邊的張世澤,小聲道:“英國公,現在陛下還在,這詔書算不算數啊!”
張世澤搖了搖頭,一言不發。
張嫣聽了眾人的竊竊私語,看向周皇后,低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