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5 / 5)

前往東邊勸解,兩人表面前去,實際卻召兵而回。王允又派董卓舊部將領徐榮與胡軫在新豐迎擊李傕、郭汜。結果徐榮戰死,胡軫率眾投降。李傕沿途收集部隊,到達長安時已有十多萬人,又與董卓的舊部樊稠、李蒙等人會合,一同攻打長安,圍城八日。 [43]

六月一日,呂布軍中的蜀兵反叛,引李傕軍入城,漢軍崩潰,呂布戰敗出逃,在青鎖門停住,招呼王允一同逃走。王允斷然拒絕,對呂布說:“如果天子祖先在天有靈,能賜福社稷,保佑我們的國家平安無事,我就心滿意足了。如果這一願不能實現,我願意獻出自己的生命,以死來報效朝廷。皇上年紀幼小,少不更事,只能靠我們來輔助他。國家遭受如此災難,如果棄下皇上,只顧自己逃命,我實在是不忍心。況且,我身為宰相,不僅不能使國家平安無事,反而導致逆賊的反叛,我的責任重大啊!請你出城以後,多多鼓勵關東豪傑,要常常念及皇上!”說完,便扶著漢獻帝逃到宣平城樓。 [11] [43-44]

王允問李傕等人:“臣子不能作威作福,你們卻縱兵胡為,是想要幹什麼?”李傕回答:“董卓忠於陛下,而無故被呂布殺害。臣等為董卓報仇,不敢作逆。等事情結束後,我們自會前往廷尉處受罰。”(一說是漢獻帝問李傕 [45],另一說王允問後李傕並未回覆 [43])於是大赦天下,拜李傕為揚武將軍,郭汜為揚烈將軍,樊稠等人皆為中郎將。李傕等人圍住門樓,共表請王允出來,又問:“太師何罪?”王允無奈,只得下樓。 [12] [43-44]

起先,王允提拔同郡人宋翼為左馮翊、王宏為右扶風。當時三輔地區兵多糧廣,李傕等想殺掉王允,害怕二郡為患。於是先徵召宋翼、王宏。等二人都到長安後,李傕於是逮捕王允及宋翼、王宏,把他們都處以極刑。王允時年五十六歲,他的長子侍中王蓋、次子王景、王定及宗族十餘人都被殺害,只有兄子王晨、王凌翻牆逃脫,回到鄉里。 [13] [46]

王允死後,“天子感慟,百姓喪氣”。 [14]王允的屍體被陳於市頭 [49],沒有人敢靠近。王允的故吏平陵令趙戩主動棄官,為王允收屍下葬。 [50]

遷都許縣後,漢獻帝思念王允的忠貞氣節,便改用隆重的殯禮重新安葬王允,還特意派虎賁中郎將“奉策弔祭,賜東園秘器,賜以本官受綬,送還本郡”。後來,又封王允的孫子王黑為安樂亭侯,食邑三百戶。

王允的坎坷一生中,另有一件事情也值得提及:即他對漢代圖書、檔案等文化典籍的收集和保護。董卓遷都長安時,王允特意把蘭臺、石室兩個藏書館所藏的圖書和檔案全部收集整理,用箱子運往長安。“諸藏典策文章,寬共部散,其縑帛圖書,大則連為惟蓋,小乃製為滕囊。”後來,王允收集了漢朝其他書籍,一律上奏珍藏,“經籍具存,王允有力焉”。 [14]

人物評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