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撥給劉備不少人馬糧草和軍用物資,連戰略要隘白水關也交給他督理,命他率兵去進擊張魯。
劉璋交代完畢,就回了成都,劉備則率部到了葭萌關。
戰死雒城: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帶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陽。
不久,劉備包圍雒城(現今的德陽廣漢一帶)。
龐統率眾攻城,被飛箭射中,死去。時年三十六歲。
劉備極為痛惜,一說到龐統就流淚。為表彰他的功勳,任命他的父親為議郎,後升任諫議大夫。
劉備追賜龐統為關內侯,景耀三年追諡為靖侯。
龐統死後,葬於落鳳坡,墓地只有簡單的維護,據說這是劉備為其親選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塊風水寶地,現有墓碑一塊。
人物評價:
龐統自評:“論王霸之餘策,覽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長”。
劉備:“統殺身成仁”。
張存:“統雖盡忠可惜,然違大雅之義”。
陳壽:“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於時荊、楚謂之高俊。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儗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儔儷邪”?
司馬徽:“南州士之冠冕。德公誠知人,此實盛德也。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魯肅:“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
楊戲:“軍師美至,雅氣曄曄,致命明主,忠情發臆,惟此義宗,亡身報德”。
諸葛亮:“龐統、廖立,楚之良才,當贊興世業者也”。
袁宏:“士元弘長,雅性內融。崇善愛物,觀始知終。喪亂備矣,勝塗未隆。先生標之,振起清風。綢繆哲後,無妄惟時。夙夜匪懈,義在緝熙。三略既陳,霸業已基”。
裴松之:“謀襲劉璋,計雖出於統,然違義成功,本由詭道,心既內疚,則歡情自戢,故聞備稱樂之言,不覺率爾而對也。備酣宴失時,事同樂禍,自比武王,曾無愧色,此備有非而統無失。其言“君臣皆失”,蓋分謗之言耳了”。
程公許:“蜀將如關、張、龐統,吳將如周瑜、魯肅,志長命短,天下重惜之。而馬超、黃忠、趙雲、費禕、呂蒙、程普、歩騭、甘寧輩皆智勇絕倫,足以當一面”。
劉祁:“已而諸豪割據,士大夫各欲擇主立功名,如荀攸、賈詡、程昱、郭嘉、諸葛亮、龐統、魯肅、周瑜之徒,爭以智慧自效”。
總結:龐統乃大才也,只是命運多轉,惜隕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