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斯再次離開馬車的時候,臉上盡是興奮,大王不凡!果然是當世雄主!一步十算!
光是瞭解了計劃的部分內容,他就已經被震撼地久久不能平靜!
大王果然還是那個大王,當真深不可測!
重新回到嬴政帳內,卻發現了營帳內忽然多出了一群人,正是以淳于越為首的儒生博士們。
公子扶蘇和公子胡亥也在其中。
他們正為了泰山封禪的流程爭論不休。
“泰山封禪乃天子大事,既是天子應當遵周禮,周朝八百年曆代君主皆行封禪之禮,從無差錯,更能彰顯我大秦對周禮的敬畏之心。”
“周朝已經不復存在了,如今大秦一統天下,自然應當遵循秦禮,方能不負大秦列祖列宗的期待!”
“此言差矣!大秦歷代君主皆無封禪之先例,哪有禮制可遵?”
……
一群人為了泰山封禪的事爭論地面紅耳赤,若不是嬴政在此,怕是都打起來了。
胡亥樂呵呵地站在一旁聽著了,那模樣像極了地主家的傻兒子,一副純看熱鬧的架勢。
扶蘇滿臉的求知慾,聽誰的話,都覺得有幾分道理。
反倒是淳于越的表現,讓人有些意外,他並沒有參與爭論之中。
嬴政面無表情,心中不由地冷笑。
儒生們還是跳出來了。
他們是在討論用周禮還是遵秦制的問題嗎?
明明就是在說他嬴政根本不配封禪,沒有這個資格!
嬴政看向淳于越問道:“淳博士又有何高見?”
得嬴政詢問,淳于越這時才睜開眼,仍舊一副看不上任何人的架勢。
他上前一步來到嬴政面前:“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有何不當講?”
嬴政反問一句,話都說出來了,還在乎多他淳于越一嘴嗎?
“臣以為此番泰山封禪,太過唐突!”
一番話落,頓時整個營帳內的空氣都凝固了。
所有人齊刷刷的望向淳于越,眼中透露著不解,這個話是什麼意思?難道讓陛下現在打道回府嗎?
扶蘇察覺到氣氛不對,出聲打圓場:“夫子,泰山封禪一事早就定下,一切事宜已經井然有序的操辦,勢在必行。”
“公子此言差矣。”
淳于越一點面子也不給,搖頭晃腦道:“泰山封禪乃國之大事,可依臣來看,此番封禪,弊大於利。”
“縱觀古今,只有風調雨順,百姓富足,方天降祥瑞,君王方能得天命。”
“如今之大秦,書同文,車同軌,兼併六國,不分封,不尊禮,百姓困苦,祥瑞未降,行封禪乃違背天意之舉!”
封禪這件事,實際上有三個必要條件。
第一,國家一統,第二,帝王政績卓然,第三,天降祥瑞。
然而在淳于越等人的眼中,嬴政只做到了第一個,後面的兩個條件,嬴政還遠未達到。
如此看來,封禪更像是錦上添花之舉,而嬴政一掃六國不過半載,封禪名不正言不順。
嬴政微微眯眼望向淳于越,他忽然覺得這個淳于越比他家那個逆子還要勇敢。
淳于越臉不紅,心不跳。
這些話事到如今,他不得不說,更加不能不說。
泰山封禪這事太大了,若是嬴政成了,豈不是意味著嬴政是對的?
即便不尊周禮,不行分封,一樣能夠得到泰山府君的認可?
那他們這些吹鼓周禮的儒生以後還怎麼混?
“如此,陛下若此事封禪,定生禍患,到時降下天罰,於國不利,於陛下不利!”
淳于越一字一句的說道。
轟隆隆——
一番話化作驚雷落下,震撼地在場所有人皆是啞口無言!
所有人都看向淳于越只覺得脊背生寒,腳底發涼。
明日便要泰山封禪了,今日你淳博士說這樣的話,這不是給陛下添堵嗎?
李斯上前一步,呵斥道:“淳博士當真可笑,大秦橫掃天下,一統六合,萬古之功,封禪更是天命所歸,何來倒行逆施?如此汙衊陛下,就不怕陛下治罪嗎?”
“陛下為何要治臣下的罪?”淳于越冷笑一聲,渾然無懼道,“臣下所言雖不中聽,但是卻是為陛下計,為大秦計,為天下計。”
說完,他直接跪倒在嬴政面前,高呼:“還請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