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中有很多可取的部分,倡導的仁義禮智信,確實有教化百姓,弘揚正氣的作用,這點無可厚非。
但,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唯獨儒家在忙著避世,這同樣也是不爭的事實。
現在眼看著大秦就要一統天下,又跳出來在嬴政面前說,你要信我,你要分封,你才能和周朝一樣,傳承個八百年。
“你!你!你!”
淳孝正顫抖地伸出手指,指向趙軒,腳步踉蹌後退。
可趙軒的話,他確實無可辯駁。
“我什麼我?不行就要認,捱打要立正。”趙軒道,“軒門相容一切學派,願意和一切學派做平等的交流,但誰要是想踩在軒門頭上,哼哼,小爺我會讓他哭的很有節奏!”
“彩!彩!大彩!”
“軒子之名,名副其實!”
“說的好!軒門果然精妙,囊括天下智慧!”
圍觀的吃瓜群眾們紛紛鼓掌叫好。
跟著淳孝正一同前來的儒家弟子們一個個臉色難看,那模樣就跟吃了大便一樣!
“要不咱們也去軒門看看?”
有人提議道。
噗!
聽到這話,淳孝正再也繃不住了,居然吐出一口老血。
“先生!先生!快快快!快救人啊!”
儒家弟子紛紛大喊,而後便架起淳孝正倉皇離開。
站在二樓的嬴政三人相視一眼,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驚訝。
他們也沒想到公子軒居然把淳孝正給說吐血了。
這也太強了吧?
“老懞,這些都是你教的?”王翦看向蒙武。
蒙武連忙擺手:“某哪懂什麼儒家,哪有這口舌之利?”
嬴政料想也不會是蒙武教的,不過這結果他倒是很滿意。
“哈哈哈哈,這小子不錯,能把儒家子弟說成這樣的,孤也是頭一次見。”
要知道,在朝堂上,就連李斯都不敢輕易和儒家開戰。
但趙軒卻敢,而且,還大獲全勝。
“大王,牛逼!”
張二牛忍不住拍馬道:“某對大王的敬佩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猶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
“這馬屁不錯,本大王喜歡。”
趙軒朗笑三聲,可隨後便皺起了眉頭:“你說本大王如此欺負儒家,儒家有沒有可能,再來砸場子?”
“儒家門徒眾多,一人一口唾沫,你怕是都承受不住。”
就在這時,嬴政三人走了出來。
關於儒家的事情,趙軒肯定解決不了,還得他這個當爹的出手。
“誒呀!這可麻煩了!”
“好不容易有不少人相信本大王,萬一他們被儒家忽悠了怎麼辦?”
文人就是天下間最不安定的一類群體,所以後來才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用以禁錮讀書人的思想,甚至於後來的八股文等等。
尤其是在這個百姓矇昧,聽風就是雨的時代。
嬴政等人忍不住在心中吐槽,他們覺得對比儒家,這個軒門才更像是詐騙。
什麼信軒子得永生,聽起來就很扯淡。
“不行,儒家勢力太大,本大王決定要避其鋒芒,畢竟造反是大事。”趙軒當機立斷。
“大王英明!”
張二牛連忙附和。
嬴政見縫插針,有些得意道:“大王,某有辦法.......”
作為大秦的實際統治者,要處理這件事,就是一句話的事。
“既然要避其鋒芒,那最好的方式.......”趙軒一拍腦門,“主動宣戰!”
嬴政都被趙軒的腦回路整蒙了。
怎麼想的?不是說避其鋒芒嗎?
“大王神武,就您這想法,別說儒家了,怕是親爹都猜不到!”張二牛很是配合。
“正所謂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趙軒道,“軒門出征,寸草不生,這一波,本大王在大氣層!”
“二牛,給本大王準備一副牌匾,就寫明日論戰,軒子迎戰淳于越,論題:最為無用是儒家!”
娘誒!
這小子飄了呀!
嬴政三人不由地到抽一口涼氣!
淳于越是誰?當世大儒,可是說是儒家學派執牛耳的人物。
趙軒要和他論戰,還是一個如此嘲諷的命題?
“大王,咱們是反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