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孝正?”
趙軒仔細一琢磨,印象中似乎沒有這個人。
蒙武想了想:“莫不是大儒淳于越的族人?”
淳于越這個人,趙軒有印象,而且印象還十分深刻。
毫不客氣地說,就是這傢伙把扶蘇忽悠瘸的。
天天在扶蘇耳邊唸叨,讓你爹分封,必須分封,不然大秦藥丸!
然後,扶蘇信了,天天在嬴政耳邊叨叨,爹,你要分封,必須分封,不分封,大秦藥丸!
嬴政十分感動自己有這麼個孝順兒子,於是派他去和蒙恬修長城去了。
到後來,才發生了一系列慘劇!
可以說淳于越以一己之力,詮釋了什麼叫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趙軒猛地站起身,一甩摺扇:“本大王已經很久沒有遇到這麼勇敢的少年了!看本大王說哭他!”
趙軒和張二牛一起走出了書局。
“何物在此狺狺狂吠?”
“這位先生莫不是瞎,難道看不見我等?”淳孝正穿著儒生裝,表情很是驕傲。
“哦?”
趙軒收起摺扇:“你是個什麼東西?”
“某不是東西!”
淳孝正下意識地回答。
趙軒一笑,周圍的看客們也紛紛嘲笑。
“說錯了,某是個東西!”淳孝正連忙改口。
趙軒一點淳孝正:“那你是個什麼東西?”
“某.......”
淳孝正一琢磨,這話好像怎麼回答都不對:“先生未免浪蕩,學問不是如此用的!”
見他一副玩不起的樣子,張二牛差點忍不住笑出聲,就這智商也想何大王過招,誰給你的勇氣?
趙軒說道:“若不是如此用,你等為何在書局門口口出狂言,滿嘴汙穢?”
淳孝正長這麼大就沒見過這麼囂張的人。
“眾所周知,諸子百家之中,論治世的學問,儒家當執牛耳。什麼軒子,軒門,全都是旁門左道!”淳孝正義正辭嚴道,“如今這書局之中,只見軒子著書,卻不見百家典籍,這便是對百家最大的不敬!”
最近這個軒子的名頭太大了,甚至有人說不讀軒子言,就不配當讀書人。
這讓儒家學派情何以堪?!
他們才是當世第一大學術流派!
在先秦諸子百家之中,儒家在亂世是不受重視的,尤其是在戰國時代。
各種戰爭頻繁爆發,大秦滅國之戰開啟之後,儒家地位就更低了。
活都活不下去,誰還有那閒情逸致去談什麼仁德禮儀?
可是,現在情況不同了,眼看著就要大一統,當世儒家學派掌門人淳孝正更是被嬴政請到章臺宮,教公子扶蘇。
恢復周禮的呼聲越來越高,眼瞅著儒家的第二春就要來了,這時候冒出個和他們分庭抗禮的軒子,以淳孝正為首的一群儒生自然不答應。
說白了,都是成了你軒門的信徒,我儒家還怎麼混,還怎麼當這個扛把子?
站在二樓的嬴政和王翦透著窗戶朝下望去,倒是覺得有趣。
他們很好奇的,公子軒這個軒子怎麼和儒家分出個勝負高低。
畢竟,論起嘴炮,儒家就從來沒說過。
“淳孝正自小跟他爹學儒家正統思想,公子軒怕是難以對付。”王翦分析道。
嬴政默不作聲,望著勢單力薄的趙軒,思緒萬千。
這小子若是能夠撼動儒家權威,算是幫了大忙。
到時候,看誰還有臉跟孤提分封!
面對來勢洶洶的淳孝正,趙軒收起摺扇一指眾人:“諸子百家,百花齊放,論治世之學問,誰告訴你儒家第一?你們自封的嗎?”
“儒家典籍三千四百篇,為諸子百家之首。”淳孝正很是不服。
成書便是衡量一個學派強弱的重要標準,按照這個標準,諸子百家就沒有幹得過儒家的。
“呵呵!軒子一人著書五千本,總字數超過百萬!”趙軒當即反駁。
臥槽!
聽到這話,淳孝正等儒家弟子齊齊一愣。
這個軒子居然如此高產?
要知道儒家著書三千四百篇加起來也不超過二十萬,主要還是載體的原因。
而趙軒用宣紙加上活自印刷,那速度堪比生產隊的驢!
“儒家學派流傳五百年有餘!”
淳孝正一聲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