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皇宮內苑的廣玉蘭樹下,皇帝聽完夏槿之的陳詞,卻只是淡淡地笑了,道:“四弟,看來你今日入宮,是專程替阿鳳做說客的。”
夏槿之道:“是。皇兄,臣弟明白,您從小就最疼五弟,又憐惜他年幼失恃,樣樣都想給他最好的。他的嫡妻,您心中自然也早有合宜的人選。可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臣弟放肆問一句,您怎麼知道您給他的好,對他而言,就是真的好呢?”
他說畢,仰觀天顏,見聖容並無慍色,方才敢續了下去,道:“五弟從小就堅強、懂事,不讓您操心。可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記得小時候,臣弟和五弟常常在御花園裡下棋讀書,每當到了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母妃就會出來找臣弟回家用晚膳。五弟雖然沒有說過什麼,可是臣弟能看得出來,他是羨慕臣弟的。
“皇兄,您是最好的兄長。這麼多年來,您兄代父職,對五弟的用心和付出,沒有人能不欽佩。可是,您那麼疼愛五弟,為什麼不能允許他擁有人世間最平凡的溫情呢?”
皇帝只道:“蘇氏不是合宜的楚王妃人選。”
夏槿之道:“皇兄,也許對您來說,接受一個身份不夠相襯的楚王嫡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與失去五弟相比呢?”
皇帝著意看他,問:“四弟,你這是何意?”
夏槿之起身而拜,道:“皇兄,五弟是您一手帶大的,您遠比臣弟更瞭解他。兒女私情,說到底,不過是小節罷了。而且蘇氏出身侯門,世代忠良,作為親王嫡妃,也算不得太過分。投鼠忌器,請您三思。”
皇帝沉吟良久,卻問:“四弟,朕想問你一句話,你認為阿鳳和賢兒,誰更適合成為儲君?”
夏槿之大驚,道:“皇兄!”
他努力斟酌著語言,再拜,道:“皇兄,我大殷一向是嫡長子繼承製,太子既是嫡又是長,生來即是嗣子,是當之無愧的國之儲君。臣弟相信,五弟也從來沒有過其他的念頭。”
皇帝卻是微微地笑了,道:“堯舜之所以為聖人,是因為他們可以做到天下為公,讓位於賢。四弟,朕今日和你說幾句心裡話。阿鳳心思聰敏,又不失果敢,文才武功天分之高,賢兒遠不能及。朕和你心裡都很清楚,他有能力成為一代明主。而且,他還是朕的親弟弟,是朕一手培養長大的孩子。於公於私,朕都不介意為他鋪路,讓他入主東宮。”
夏槿之心頭大亂,一時分不清聖上之言究竟出自真心還是假意,踟躕不知如何應答。
卻聽他不疾不徐地續道:“但是,誠如你所說,太子畢竟是嫡長子,又有皇后母族傅家的支援。傅家不只是鐘鳴鼎食的四大世家之首,更有五代的忠臣良將,人才輩出。如果阿鳳繼位,得不到傅家一門的輔佐和誠心的效忠,實在是一樁憾事。
“阿鳳和賢兒,就如同朕的左右手一般,朕的心中並無偏私。要扶持誰成為下一任的帝王,朕考慮的是江山社稷,是天下萬民。如何能讓大殷走得更遠更強,如何能平穩地交接權力,不至引起朝堂上不必要的動亂乃至黨爭,這些才是朕心中最為在意的事。倘若想要易儲,如何將阻力降到最低。四弟,只要你用心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就會明白朕為何在阿鳳的婚事上如此固執。
“阿鳳的嫡妃人選,不僅僅在於兒女私情,朕的心中,也有一盤棋啊。而一旦聽任他的意思,冊立蘇氏為嫡妃,這盤棋也就早早成了死局。可惜,他不理解朕的苦心。”
夏槿之早已是戰戰兢兢、汗透衣衫,聽他言畢,方才拜道:“皇兄,謝謝您願意推心置腹地與臣弟說這麼多,皇兄的用心,臣弟都明白了。對於天下,您是聖君,一片公心為民。對於五弟,您更是用心良苦,處處為他設想周到。天下蒼生有您這樣的君主,是天下蒼生之福;五弟有您這樣的兄長,亦是五弟之幸。皇兄心懷天下,對萬千百姓和五弟的拳拳之心、切切之情,臣弟感動至深,也敬佩至深。”
待得夏槿之退下,陘舊遲疑良久,方才開口:“陛下,陛下愛惜楚王殿下,也愛惜太子殿下。但是,楚王殿下從無不臣之心,陛下是清楚的,何必貿然提出這個,若是引得朝堂動盪——”
皇帝卻淡淡道:“槿之是個聰明人,知道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今天這番話,他不會讓別人知道,但是,會透給鳳兮。”
陘舊道:“陛下是想讓楚王殿下知道?”
皇帝道:“朕想讓他做出選擇,也想讓他清楚地看到,自己捨棄的究竟是什麼。”
陘舊不免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