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挖上一米左右,才有符合的黃土,也算是屬於比較特殊的資源了。
將地表黑色土壤清理乾淨,用鋤頭挖掘,族人們用揹簍運輸到山包不遠處的制胚地點,每製作一次土坯需要用揹簍馱運數百筐黃土。
這些黃土旁邊有個池子,是用來攪拌黃土用的,池子不深,只有半米左右,但半徑有3米多。
透過竹管水槽跟小溪那邊互通,用水的時候,只要在小溪旁邊提水倒入水槽,這些水就能沿著水槽流入到這個坑裡。
張洪讓人用竹子編成了有孔洞的大篩子,四周用粗木固定,斜斜地搭在木架上。黃土的初步破碎,是將採集來的黃土,攤開在平整硬化過的地面上,用牛拉著石磙,在上面反覆壓,壓完後,用鐵鍬剷起來,往立在旁邊的篩子上揚,經過孔洞的篩選,將大的顆粒給篩出來。
篩過的細土,還要混合上少量的沙子,加水攪拌均勻後,集中堆放在挖好的平整圓形坑裡面,放入適量的水,等水滲透充分,然後牽上一頭牛在土坑裡來回踩踏,直到黃土與水分充分結合,具有足夠粘性,能夠塑形為準,踩踏揉土過程大概需要一天時間。第二天,待揉好的黃土收水後,將黃土收攏成堆,鋪上粟杆編成的草蓆,定時灑水防止水分蒸發。
為了避免太陽直射造成黃土乾燥,在這裡還搭了一個草棚,即便是下雨天,也能容納族人在這裡製作泥胚。在製作泥胚時,需要在幾天內將揉好的土坯全部做成磚塊,否則超過一個星期土坯水分蒸發後就不能使用了。
之後就是做生磚,也就是未燒製前的磚胚。做磚的主要工具有模具、繩弓、墊板,幾樣工具需要相互配合使用。
模具是做磚專用的模具,用四塊木板拼接而成,可以卸下,做好的磚胚,長度在20厘米,寬10厘米,厚5厘米。基本上一坑的泥土有個10立方米左右,按照1立方米能製作1000塊磚胚來算,這一坑做成這種體型的磚,可以做1萬塊。
做磚胚時將模具放在操作平臺上,盒子底下放上墊板,用繩弓切割一塊土坯,雙手將土坯抓在手上高高舉起,用力砸入模具裡面,或者用木錘使勁砸實,再用繩弓將模具表面多餘的土坯割掉,把墊板與模具一同運到盛放生磚的木板上整齊擺放,再用右手將模具側面的鎖釦解開,鬆開夾板,取出模具,這樣生磚就算是做好了,接下來的時間就是等待它自然風乾。
風乾的過程會持續較長的時間,好在這段時間不需要怎麼看護,防止暴曬就行,這段時間裡還能再做更多的磚胚,所以也不算浪費時間。
等到晾乾之後,就需要放到窯裡進行燒製了,這一步有些困難,即便是有燒窯和鍊鐵的經驗,也不適合用來燒製磚塊。因為要大批次燒製,需要建造更大的窯。
結合後世的經驗,張洪決定在山坡附近,先掏一個窯洞出來,等第一批磚燒好之後,可以用這些磚,再砌成地面上專門用來燒磚瓦的窯出來。
掏好的窯,深約3米,高2米5,為了讓窯裡充分燃燒,還在頂部用竹筒打了幾個煙囪,用來排氣。
晾曬好的磚胚,按照一定的位置進行擺放,縫隙之間用煤炭給填充起來。一次可以燒製三萬塊磚,裝窯一次基本上需要一整天的時間。裝窯完成後要將窯門、天窗、地窗密封,窯門修成灶臺的樣子,裡面有火塘,有觀察窗。
燒製的時候,前兩天用低溫文火緩慢加熱,防止升溫過快發生裂口。第三天溫度達到後,開始加旺火煅燒,並透過觀察窗檢視顏色變化,這樣連續高溫煅燒三天後就不用新增煤炭了,燒製到第七天後用泥漿把天窗、地窗和窯門封死,把窯頂水槽中裝滿水,用鐵釺從水槽裡往窯內扦插,讓水槽裡的水緩慢流入窯內,達到在無氧條件下降溫的效果。待窯內冷卻結束,即可開啟窯門將燒製好的磚瓦取出。
這樣做好的磚,顏色發青,很是堅硬,硬度上跟石頭也差不多。
第一批的3萬塊磚,很快就派上了用場:用來建造一座更大的磚窯。
新建造的磚窯,從天空往下看,是一個圓角矩形的樣子,長20米,寬5米,在正面,每隔5米還開了一個小門,用來運送磚塊和燃料。
整個磚窯高3米左右,內部也用磚塊和石頭隔成了一個個的小房間,可以分別對放在房間裡的磚塊進行煅燒。
頂部比較難處理,張洪知道用穹頂的方式,可以很穩固。
限於技術的不足,在建造穹頂一開始時,磚窯裡面就開始分隔,每隔一定的距離,就建造一堵牆,不僅用來支撐頂部,還能將整個磚窯的空間給隔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