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比較考驗耐心,所以幾次之後,就由族中的女性承擔了洗衣服的職責,而男性則將燒水、挑水的活給接了過來。
而除了澡堂裡面的東西,張洪還讓人從野豬的身上剪下不少豬鬃,用來製作刷子,尤其是牙刷。
現在部落清潔牙齒的辦法,就是將從溪邊折下來的細柳枝,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用石頭將一端砸碎後,沾上食鹽放到口中清潔的,這種原始的牙刷只能說聊勝於無,經常被戳破牙齦的張洪,老早就想找個東西來替代了。
正巧有一天去巡視豬圈的時候,發現了這些野豬身上披著的厚厚的毛髮,這些發毛很堅硬,每一根都跟鋼針似得豎立在豬皮上。張洪立馬想起,後世的牙刷,好像就有用豬毛做成的。
而且在抗戰期間,華夏對外出口最多的物資中間,就包括豬鬃和桐油,這兩種物資,換回來不少美元。
豬鬃製作牙刷——尤其是簡易的牙刷,還是比較容易的。於是在經歷過幾次失敗後,終於把牙刷給做了出來。
這種牙刷就是在一根手指寬的竹條上,每隔幾毫米鑽一個小孔,然後把一小撮豬鬃插到裡面去,在背面再卡上一片小竹片,雖然談不上美觀,但還是很好用的。早上刷牙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沾一點食鹽,然後放到嘴裡清潔牙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