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鳥尤其是抓這種野鴿子的工作還是不能停下來,恰好在部落周圍,樹林有的是,棲息著不少這種野鴿子,平日裡很難抓到,當然要趁著這個冬天,多捕獲一些,否則光靠現在的20多隻自然繁育,估計要等到張洪入土才能完成把鴿子站遍佈各個部落的設想。
除了自己部落要用,明年準備組織起來的部落聯盟,也要有這種傳遞資訊的方式,不然光靠馬匹傳遞資訊,很多緊急情況就容易被耽擱。
既然是部落族長要求的一項“政治任務”,而且還十分有趣,不管是熊部落的族人還是其他部落的支援力量,大家都十分歡迎這個“工作”。
雪停後,部落圍牆內外,到處是拿著篩子、藤筐、木棍和繩子的族人,在這個寒冷的冬日,這項抓鳥活動,也成為了另一項族人們津津樂道的娛樂方式,尤其是那些孩子們,愛玩更是他們的天性。
用竹子做成的鳥籠中,放著許多被抓到的鴿子,但能夠配對的卻很少,只能由部落強制分配他們的配偶,讓它們慢慢產生感情。
這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第一代的馴化肯定是最難,等到這些鴿子能下蛋,孵化出第二代、第三代鴿子,基本上這個事情就差不多完成了。
被活捉到的鴿子,都被放在籠子裡飼養,這個冬天下來,用竹子做出了不少物品,包括用來餵養小雞的雞罩。鴿子籠大部分材料都是竹子編成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由木頭或其他材料製成的。
結構簡單,但非常適合野鴿子的飼養。而野鴿雖然有個“野”字,但馴養起來卻十分容易。可以嘗試與野鴿子進行互動,並逐漸建立信任。
這個任務就交給了熊部落公認的“全能型人才”——熊巫,張洪將不多的後世馴養知識也一併告訴了他:可以給它們一些食物和水,並嘗試與它們交流。一旦發現野鴿子對你的聲音和動作有反應,你可以嘗試餵它們一些小型的昆蟲或種子。
互相熟悉之後,可以嘗試讓野鴿子逐漸適應人類的餵養和照顧。然後將它們帶到住人的房間裡,並給它們一些食物和水。逐漸地,可以讓它們在室內生活,並逐漸適應人類的餵養和照顧。
等到更加熟悉之後,它們對人類的氣味就可以接受了,這個時候就能給它們一些訓練了。當然訓練以幼鴿最好。
訊號訓練的目的就是使鴿子能領會主人的意圖,懂得不同訊號的含義,從而形成“條件反射”,按照主人的各種訊號準確行事。
訊號可根據部落的需要自行規定,但是,訊號一經確定,不可隨意亂改、濫用,以免混淆,否則,訊號就會失去作用。熟悉訊號訓練可與親和訓練結合起來進行。
張洪為此還與巫商議了兩天,確定了一些基本資訊的規範統一。
常用訊號一般分為聲響(哨子或口哨)、顏色旗語兩大類。聲響用於在部落飼養時,呼喚吃食、出舍、歸巢、散步、洗澡和發出警告等。顏色旗語用於飛翔運動、飛行訓練指揮等。
例如吃食訓練,餵食前把鴿舍地面打掃乾淨,吹口哨的同時再在幼鴿身旁撒少量食物,讓它們慢慢啄食。如此重複訓練,只要有幾隻膽大的吃了,其餘的也會跟著啄食。這樣在餵食之前,先吹口哨,再喂,久而久之,哨聲成了有食物可食的訊號,而形成條件反射。此後幼鴿只要聽到哨聲,就知道能得到食物而群集,形成鞏固的“條件反射”。
除了哨聲,還有顏色訓練:
部落裡常用的顏色有綠、紅、黃、白、黑。一般使用方法為:
紅色旗:插在鴿舍屋頂作為強制飛翔的訊號,人為地強制信鴿作長時間飛行訓練,時間可達數小時。訓練日久,便能使信鴿養成見舍頂有紅色旗就飛行的習慣。
綠色旗:在強制飛行快結束時,立即用綠色旗換下紅色旗,並人為地讓疲勞的信鴿降落入舍。如此反覆訓練,信鴿在飛行回到駐地上空見到綠色旗時就能迅速降落入舍。
白色旗:插白色旗在舍頂時,人為地讓鴿在舍外自由活動,久之,鴿就能養成見到白色旗就自由活動的習慣。
黃色旗:作為喚鴿入舍的訊號,可與聲響訊號同時使用。
黑色旗:作為對鴿遇險急需立即飛走並扶搖直上的警告訊號。
總之,此項訓練要人為地從強制、獎勵(餵食)的方法入手,經過嚴格訓練,才能自行辨別並按主人的指揮行事。顏色旗語訓練和聲響訊號訓練最好是配合使用。
(以上馴養信鴿的方法均來自某度,為了避免湊字數的嫌疑,現簡單介紹一下,有想了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