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你們替他們守夜。”規矩不可廢,將手中的石頭扔給羽落後,讓眾人回去繼續睡覺。而張洪則回憶著穿越小說中,如何提煉食鹽的方法。
後世的一個常識,鹽的來源可分為海鹽、井鹽、岩鹽等,而張洪穿越前的那個年代食用的食鹽大部分來自海鹽。
熊部落周圍都是一望無際的山林和草甸,暫時還沒有發現大海的蹤跡,故而張洪沒有去花費時間精力去尋找大海,等部落生產力水平提升了,人口增多了再去尋找估計也不遲。
本以為自己還要忍受很長時間的寡淡食物,羽落無意間撿到的鹽礦石,給了他一個驚喜,如果真是成片的鹽礦,那就太幸運了,而現在就要看北面的鹽礦儲量有多少了。
天剛剛亮,張洪便將昨晚定好尋找鹽礦的族人喊了起來,興奮一夜、沒怎麼睡的張洪精神依舊抖擻,吩咐熊火給大家煮了一鍋混著野果的肉湯,吃完之後,一行十五人,提著長矛和獸皮,在熊大熊二和羽落的領路下,向北方進發。
約莫到了中午時分,眾人到達了羽落撿到鹽礦石的地方,在路上,張洪已經將羽落找到的那塊鹽礦石給大家傳看過,張洪將隊伍分成三個小隊,每隊五人,向不同的方向搜尋鹽礦石的蹤跡。
張洪這隊有羽落和熊二,去的地方與上次撿到鹽礦的地方相似,因為羽落也不清楚自己從哪裡撿到的,只知道一個大致的範圍。
“這裡!”
跑在張洪前面的羽落大聲喊著,用手中的短矛使勁敲擊著面前的石頭。一塊“石頭”破碎成幾個小塊,斷口處呈現出發黃的晶體狀態。這種鹽礦經過風吹日曬,外表經常被一層泥漿或塵土包裹,如不敲開,很難發現其實是鹽礦石,容易被當做普通的石頭或泥土給忽略了。
張洪等人跑到羽落身邊,分散不遠的另兩支小隊聞訊也圍攏了過來。張洪蹲下身子,用石塊敲擊著面前一塊塊大小不一的鹽礦石,鹽礦石不比石頭結實,稍微一用力便碎開,露出裡面或白或黃的鹽,這種天然礦鹽的純度一般都比海鹽要高,而張洪拿起來的一塊鹽礦,斷面顯示除了周圍的雜質外,裡面大部分都是類似冰糖的晶體,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就是這種石頭,大家把大塊的給破碎掉,外面的泥土不要,剩下的用獸皮包好帶回去。”
一聲令下,眾人忙碌起來,張洪沒有收拾地上的鹽礦石,他帶著熊二在四周檢視了一番,對這個鹽礦的規模也很滿意,就把這裡稱作為鹽山。
整個鹽山從山腳到山頂的落差大概只有50多米高,但延伸很廣,發現鹽礦石的區域大概長約3裡,寬2裡,其他地方有沒有或者地下還有沒有,張洪還不知道,但即便只是眼前的這些鹽礦石,就足夠熊部落用上很多年了。
“以後發現不一樣的石頭,記得拿給我看”,張洪向羽落隨口說道,“平時你們狩獵的時候,也要注意收集一些沒見過的植物、石頭,搞不好就有大用了”
張洪沒有想到正是他隨口說的一句話,族人每次狩獵回來,都會給張洪帶一些稀奇古怪的動植物、石頭、野果回來,從中發現了很多對部落有用的東西。
回到營地已經是黃昏時分,張洪顧不得休息,指揮眾人將收集的一百多斤鹽礦石放到火堆旁,在一塊平坦的石頭上將鹽礦石破碎,有幾個機靈點的族人,見狀也拿起石塊,幫張洪砸開砸碎礦石。
從熊火那邊拿了一個陶盆,接了大半盆水,將砸碎的鹽礦石一點一點地倒入盆中,並用短棍慢慢地攪拌,讓鹽礦石充分的溶解到水中,清水逐漸變得渾濁。
鹽礦石裡含有不少的雜質和其他化合物,所以直接食用的話會有苦澀的味道,吃多的話還容易中毒,所以必須要進行過濾和提純。
直到新增的鹽礦石沒有繼續溶解,張洪知道鹽水已經飽和了,將盛滿鹽水的盆放在一旁,靜置一段時間,張洪又如法炮製,將這些天做好的陶盆、陶罐都盛滿了鹽水。
接著又找來一個乾淨的盆,張洪端起陶盆,小心的將鹽水倒到另外的盆中,而鹽水中的雜質,則在鹽水倒完後留在了盆底,在小溪裡涮了涮,清洗乾淨後,繼續溶解鹽礦石。
收集到的鹽礦石不是太多,在眾人的協作下,很快一百來斤的鹽礦石都溶解到了水中。直到閒下來,張洪才發覺肚子餓了,回頭一看天色,太陽已經落山。
吃過晚飯,將靜置後的上層溶液重新倒到乾淨的陶鍋中,熊灶在下方生起了火,接下來的工作就簡單了,就是不停地加柴火,讓罐子裡的水分全部蒸發掉。
在鍋中水分越來越少的時候,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