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太子殿下的短板(1 / 5)

三腳耬車變為七腳耬車,七腳耬車之後,發明了十二腳耬車,隨著機器的重量,以及需要的力,一頭牲畜已經無法滿足。

北平的軍戶們開始使用兩頭牛並排。

“咔咔咔。”

經過平整的土地,一望無際的麥地上,幾名工作人員使用新的蒸汽機,在田埂的另一頭,用滾筒捲動鐵絲拉動下面是鐵輪的新式播種機。

一行下來可以播種三四十尺寬,可是需要搬動新式播種機,這個過程仍然費時費力,而且使用的成本不低。

軍戶驅趕著兩頭牛,拉著九腳耬車,仍然是北平周邊軍戶的主要耕種方式。

農忙的時候全家齊上陣。

從早幹到晚。

老人們露出欣慰的笑容,而片井區的少年們滿嘴的抱怨,他們從小不缺吃喝,羨慕城裡富人們的生活,喜歡去城市裡遊玩,不願意留在田地。

“你也不看看你是什麼人。”

“你不好好種地,整日遊手好閒,長大如何成家立業,名聲壞了,誰家敢把女兒嫁給伱。”

聽著大人的罵聲,少年滿臉的不服。

他騎上馬離開,與夥伴們匯合後,趕往了繁華的城市。

少年們偷了家裡的酒,找了一處安靜的地方,幾人學著大人們的模樣喝起酒來。

“我以後要從商,才不種地呢。”

“對。”

“我聽我二叔說過,南洋那邊去了好多人,都過上了地主們的生活,每日不用幹活,盯著下面的人幹活就好了,他們每天清閒的很,還很有錢。”

“老一輩的觀念落後了,還想著自己幹活,一天不幹活就覺得不舒服。”

孩子們你一言我一句。

大明立國已經超過了五十年,前朝生人已經成為了少數,孩子們從小生活在工業化的北平,十來歲的年齡,滿是自己對世界的好奇。

他們不願意過父輩的生活,喜歡過人上人的生活。

因為片井制度的原因,以及田畝的增加和改動,人均資源變多了,鄉間的人口在變少,北平周邊的山林越來越繁榮。

孩子們不再喜歡打獵,他們已經厭煩從小熟悉的事物,對陌生的事物充滿了熱切。

與此同時。

大興片坊的坊長,正在統計市坊裡的人口,坊裡有多少戶,每戶多少人,從事什麼職業等等都需要登記,越是訪問,坊長越是不可思議。

“沒想到我們這小小的片坊,臥虎藏龍啊。”

傍晚的時候,左鄰右舍們在大槐樹下聚齊,有的人下棋,有的人們侃大山,還有的人說悄悄話,各色各樣,坊長身邊不缺說話的人。

“哦?有什麼說頭。”

人們好奇的問道。

“就說你李大娘家的二小子,你們還記得吧?”

“記得記得,不是說去了武昌工作嗎。”

“誒,老黃曆了,早就沒上班,而是去了渤.渤什麼來著,總之是很遠的地方,在海外呢。”坊長誇張的說道,人們忍不住驚呼。

“怎麼去了那麼遠?”

“人家發財了呀。”

“他在那裡有上千畝的莊子,莊子裡的人都在為他幹活,他都成了老爺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天天有人伺候,這日子過得比神仙還快活。”

“難怪好多人要去海外。”

“你也可以去啊。”

“我可不敢,那麼遠的地方,我去作甚,我現在過得挺好的,才不願意背井離鄉的,葉落歸根,咱的根在這裡呢。”

“對,死在異鄉就成為了孤魂野鬼,生生世世不得投胎。”

人們七嘴八舌。

有的人羨慕,有的人鄙視,還有的人無所謂。

坊長敏銳的發現,社會好像變了。

片坊裡的確是“臥虎藏龍”,以前片坊裡的“大戶”就那兩三家,人人敬稱員外,如今呢,據自己所知的有錢人不下於十幾個,各個都比以前的員外有錢。

許多人常年不在家,甚至還有已經全家搬走的。

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以往的窮小子,說不得哪天就翻了身。

報紙上刊登了皇帝歸京的訊息,民間並沒有太過在意,至於什麼宗藩體系,什麼成立新都司的新聞,也只是讓百姓們驚歎了幾聲,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動靜。

人們習以為常,不再為此激動,已經當做天經地義的常態。

大明太大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