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燈光耀眼的外部,已經遍地黑暗。
多數的人家已經睡著了。
遠處。
田畝邊的農舍,人們勞累了一日,早早的歇息,沒有工廠的夜生活,更沒有北方片井區,軍戶們的閒暇娛樂,他們有公房提供,不少軍戶會選擇傍晚去那裡喝酒。
本來提供給軍戶們看報的地方,成為了酒鋪的場所,哪怕五軍都督府多次要求整改,也阻擋不了軍戶們的習慣使然。
第二日一早。
太陽昇起。
農夫們天不亮就已經出門幹活,而工廠區的機器也發出了巨大的響聲,猶如脫韁的野馬一般勢不可擋。
永樂七年。
秋收過後,糧價繼續下跌。
無數辛苦勞動一年的農夫們,他們的收入沒有超過去年,可市面上的物價卻漲了起來。
工人們住著漂亮的樓房,吃著一日三餐的食物,還有各色各樣的活動,家裡有眾多的商品,穿著漂亮的衣裳,走路都抬著頭。
廠區的輪假,導致每天都會有不少的工人進城。
那些工服,工字裝等,已經是城裡見怪不怪的事物,並且讓普通人露出羨慕的目光。
不光工人們的工錢漲了,軍人們的軍餉也漲了。
包括軍戶。
農業發展糧票銀行再一次的放血,為軍戶們提供各色低息的長期貸款,修葺他們的房屋,購買農業機器,維護水利設施,以及提供塞南和塞北地區的牲畜。
工廠區新建了一所又一所學校。
大冶鐵礦區的分部,甚至試行了第一家託兒所。
工人們生了太多的孩子。
因為太過寬鬆的產假期,以及產假和哺乳假仍然發放的補貼,導致婦人們願意生孩子,每家工人有三五個孩子並不足為奇。
而廠區興辦的工廠醫館,不光看病便宜,醫藥也是低廉的。
良好的伙食,充沛的生活,乾淨的設施.,讓工人們的體魄建康,生下的孩子不缺少營養,能抵抗大自然的侵蝕,茁長的成長。
“預祝偉大的皇帝陛下西征勝利。”
偌大的橫幅懸掛起來。
工人廣場上。
上萬名工人們聚在一起,隨著臺上的演唱家們一起歌唱那首讚美大明。
“大明天國旗幟迎風飄揚。”
“啊~啊~”
“天下最偉大的文明,多麼的光輝。”
“讓天下百姓嚮往。”
“啊~啊~”
“勝利之聲響亮大明。”
“讚頌大明。”
“啊~啊~”
“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富強。”
“啊~啊~”
“削平高山,填足窪地,大明人最勤奮。”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理想的社會讓人驕傲。”
孩子們隨著大人們唱歌。
婦人抱著嬰兒,嬰兒看到母親臉上的笑容,也露出無牙的牙床傻笑。
大明的鐵道。
一支又一支的軍隊接到調令,如期登上火車,前往目的地。
許多超過四十歲的老兵退伍了,或者走上基層的軍職,成為軍隊的頂樑柱。
更多的新兵入營。
他們坐在同樣的車廂裡,與已經離開軍隊的老兵一樣,看著陌生的景色,滿臉的感嘆,只不過換了一茬人而已。
傳統調動軍隊耗費的力氣,在如今的大明彷彿玩鬧一般。
特別是內地。
鐵道越發達的地區,軍隊的規模反而越小。
“為了誰!”
“為了大明。”
士兵們唱起了軍歌。
軍歌嘹亮,響徹了大明各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