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賣出少的商品,要更加能穩固大明的技術優勢,打消別人模仿的動力,也為大明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既然小王爺都如此說了,掌櫃的也就不再遲疑,帶回去的訊息,也讓商人們沒了顧忌。
最後根據貿易中心管理處的統計,這一次朝鮮使團的採買量超過了以往,高達三萬餘兩銀子。
如果每趟都能達到如此規模,一年七次下來就是二十餘萬兩銀子,雖然只是理論上的說法,可朱高熾有信心促成。
朝鮮的百姓窮,可那只是百姓,龐大的兩班階級,同樣是世襲制,富得流油。
李氏朝鮮人口如今在數百萬上下,可根據後世學者的研究,李氏朝鮮的隱戶,一般是在籍人口的兩倍有餘。
大明其實也是如此。
根據中外學者的研究,大明人口巔峰在萬曆末期,結合眾多說法,上下限在一點二五億到兩億之間。
而萬曆朝,統計的大明在籍人口為六千萬,竟然與洪武朝的數字一樣。
後世學者的發現,在黃冊人口中,發現了個人,竟然活了幾百歲,可謂是神仙了。
其餘不論,朝鮮如此巨量的隱戶,全部控制在兩班階級手中,只論兩班階級的消費力,朝鮮的市場也是塊肉。
等朝鮮使團走後,朱高熾才來到北平貿易中心,避免被官員抓住把柄。
得到了朝鮮使團購買的統計,朱高熾指點道:“人家運輸辛苦的很,你們應該幫別人解決麻煩。”
北平貿易中心的管事,沒聽懂朱高熾的意思,露出茫然的眼神。
朱高熾笑道:“海運比陸運省便,你們統計下朝鮮購買的貨物,哪些是暢銷品,直接運去朝鮮,豈不是兩便。”
“可朝廷的海禁在,如何敢愉悅呢。”
“那就悄悄的嘛,你不說我不說,大家都不說,豈不是就不存在了。”朱高熾眨了眨眼。
什麼時候商人們這麼保守了,官員這麼勤快了?
統計個人口都顯麻煩,直接把以前的抄一遍,名字都不改,甚至抄都有抄錯的。
明朝的海禁,一直是個笑話,說起來是祖制,什麼時候又嚴格執行了。
嘴上喊著不要,走私的背後就是地方官員們的支援。
一直到明末鄭芝龍崛起,才打敗了官員們推出來的白手套,終結了他們的那套百年模式。
為了自己的利益,選擇了妥協,取而代之的是詔安,開始了新的大海模式。
不然沒有內地的生產鏈供應,哪裡來的海量商品去進行貿易,大海可不產商品和船隻。
“離開了這個門,咱剛才說的話咱可就忘記了,別說是咱說的,也別拿咱來當擋箭牌。”
朱高熾交代了一句,然後離開了北平貿易中心。
他只是表明態度。
從北平購買商品拿去走私他不管。
畢竟中華重工就是最大的工廠,走私的商品,至少一半還是來自中華重工。
至於商人們透過大海走私違背海禁之策,只要王府不深抓,商人們還怕個什麼。
蒸汽機沒有商人敢仿製,因為模式不同,需要生產基地和銷路網,客戶都是大客戶,藏不住人,一抓一個準。
而走私可就不一樣了,本就具備隱藏性,百分之百的利潤,不少的商人敢去做。
許多聰明的商人,派人暗中前往金州,從金州船廠下單悄悄的買船隻。
運氣不好遇到過一兩次金州水師的船隻,卻從來沒有人來檢查商船,商人們心中越發有底了。
朱高熾叫來了朱秀。
“伱最近去一趟金州林場。”朱高熾吩咐道:“以軍戶經濟合作社的名義。”
朱秀三十來歲,身材尋常,但是臉上的眼睛炯炯有神,給人一種沉穩的感覺。
他沒有急著詢問,而是冷靜的等待片刻。
朱高熾繼續說道:“趁著商人們去金州買船,促進金州船廠發展的苗頭,讓林場也成立一家船廠。”
“般船廠不容易,恐怕王真力有未逮。”朱秀立馬就指出了重點。
“船廠的人員,人事資源部的副部長馬王宣親自安排,從山東招募熟練船匠,金州船廠再支援些技術,基本上沒有問題。”
朱高熾解釋了一番。
“咱的想法很簡單,讓商人們先行,試下水,等形成了氣候,一年半載下來,北平官府也習慣了,剛好金州林場可以開始發展漁業。”
大明的大商人,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