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撕開海禁的一道口子
人口增長,無論是自然生育率,還是移民來的人口,都是大政績,和田畝增長同樣的前列。
投桃報李。
北平二十六衛的基礎上增加軍事力量,布政司雖然沒有支援,但也沒有大力阻撓。
雙方共贏,各取所需,有種互相妥協的意味。
北平貿易中心開市的當天,布政司的老滑頭,右布政使申逵,也榮光滿面的參加了。
朱高熾陪著申逵逛了一圈,申逵意有所指的幾句話,無非是他也想要。
財大氣粗的中華重工,一切都好談,任何方面的事務,中華重工都可以做到有利可圖。
袁容回家了,估摸還要一兩個月才能返回北平,朱高熾把張輔調離了軍戶經濟合作社,一同調離的還有馬林。
新的人選,是軍戶經濟合作社裡的半個老人,同樣是軍戶出身,來自於永平衛的副千戶朱秀。
朱秀的行事風格更加強硬,管理偏向軍事作風,不但沒有引起軍戶們的反對,反而融合的很快。
從合作衛所的家豬,家禽,到從大寧諸衛訂購的牛羊,乃至在開平諸衛合作的馬匹,金州衛所合作的遼東山珍野物。
三分之一進入了中華重工食堂,三分之一湧入了北平各地市場,三分之一流入了勳貴武將文臣之家,還有透過天津的碼頭,流入到山東的。
同時。
北平的服飾,燒酒,鹽巴,茶葉,瓷器,陶瓷,拖車,銀器,草藥煤油燈等商品,透過開平與大寧流入草原,加入到了互市行列中。
朝鮮使團從京城返回時,會在北平貿易中心採買,帶回去大量的商品。
對於朝鮮使團,大明很無奈。
很早就規定了年限,多少年來一次,可朝鮮從來不守規矩,恨不得年年都來大明。
從規定的數年一次,到每年一次,到每年數次,最高的一年中,出使記錄超過了十次。
明初中期的百年內,朝鮮出使大明的記錄,平均每年高達七次。
大明還不好拒絕。
皇帝過生,朝鮮要派人來祝賀,太子過生,要派人來祝賀,逢年過節,更要來祝賀。
如此恭敬的態度,如何拒絕別人的好意?
這一次返回的朝鮮使團,更加的過分,明目張膽的在貿易中心買買買。
各家商人笑得合不攏嘴,把朝鮮使團當做了財神爺。
朝鮮使團的規模,人數一般在數十人左右,一年七次下來,就是小一千號人了。
大官大買,小官小買。
使團的老爺們知道自己做的不太好,可忍耐不住啊,北平貿易中心的商品繁多,價格也便宜。
人家走幾千路很辛苦的好吧,帶點商品回家,賣出去掙點小錢,他們容易麼。
負責北平貿易中心的掌櫃,忐忑的找到朱高熾,擔憂的說道:“今年朝鮮人動靜太大了,會不會引起官員彈劾?”
掌櫃不是瞎擔心。
往年朝鮮使團在北平採買就被彈劾過,藍玉活著的時候,還趁機說朱棣和朝鮮有勾連。
“上門是客,人家辛辛苦苦的把我們商品運回去,掙點差價而已,大頭還是我們掙,這麼好的行為,為何要阻止他們。”
朱高熾不以為意。
朝鮮使團在北平採買,導致朱棣被彈劾,那是老黃曆了,也只有藍玉敢明目張膽的潑髒水,把當時的朱棣氣的要死。
現在藍玉的墳頭草都幾尺高,哪裡還會有人,像藍玉使出這麼下作的手段。
下作手段不是貶低藍玉。
無論手段是高尚還是下作,當時的這套做法,的確讓朱棣黑臉了許久。
反倒是如今的官員們講規矩了,卻無法動朱棣分毫。
“無論是奴兒干司各土官,還是朝鮮使團,在北平貿易採買,都要給予支援和方便,不要趁機故意抬高價格,打擊了別人的購買熱情。”朱高熾笑道。
大明的商人,在大漠和朝鮮名聲都不太好。
因為別人吃虧,大明商人佔便宜。
別人的商品,大明不是必須的,自己也有;而大明的商品,別人是沒有的,哪怕大明是農業國,可技術上碾壓周邊。
這種巨大優勢下,大明的商人常常以次充好,或者抬高價格,而別的商人無可奈何,只能捏著鼻子接受。
商業行為無可厚非,只是如今工業發展的情形下,賣出更多的商品,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