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維權的風波中,黃河冰箱的質量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記得那時 1999 年的一天,我把在我父母放的黃河冰箱搬到紡星社群家裡,滿心期待它能正常工作,可它卻像一個倔強的老頭,根本啟動不了。沒有辦法,我只能給黃河廠的售後打電話。等了好久,終於來了一個維修工,他簡單地檢查了一下,就收了我 80 塊錢。雖然冰箱當時修好了,可沒使用幾個月,它又壞了。
看著這反覆出問題的黃河冰箱,我心中的怒火再也壓抑不住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後來換的美菱冰箱冰箱,它是我僅僅花費 1280塊錢。它就像一個忠實的夥伴,一直穩定地工作著,從購買到 2016 年都沒有出現過大的毛病。
第五章:凋零之果
黃河廠的失信行為和冰箱質量的低劣,如同瘟疫一般,在消費者群體中傳播。隨著時間的推移,黃河廠的聲譽越來越差。曾經熱鬧的銷售場景不復存在,無論是黃河電視還是黃河冰箱,在市場上的份額逐漸被其他品牌蠶食。
如今,黃河廠的產品在市場上已近凋零。那些曾經的輝煌和熱鬧,就像過眼雲煙般消散。而我每當回想起這段與黃河冰箱的糾葛,心中都充滿了感慨。它不僅讓我在經濟上遭受了損失,更讓我對商業行為有了更深的認識。它時刻提醒著我,在商業、消費以及看待社會問題上要保持理性和謹慎,不能被表面的誘惑所迷惑,也讓我更加珍惜那些真正誠信、質量可靠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