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2集《妙法蓮華經》(4 / 8)

小說:妙法蓮華經 作者:妙音0

答者?復作此念:是文殊師利法王之子,已曾親近供養過去無量諸佛,必應見此稀有之相,我今當問。

在他土六瑞看到了眾生法界的業力,有的是用善根面對,有的是用煩惱愛取面對,就帶動佛陀各種的說法。這個時候當然大眾都看在眼裡了,看在眼裡就有兩件事情發生:一個,彌勒菩薩產生疑念;第二個,大眾產生疑念。

我們先看彌勒菩薩看到這件事是怎麼想的。爾時彌勒菩薩他動了三個念頭:

第一個,今天世尊現出種種神變的瑞相,他現出了此土、他土種種瑞相,這到底是什麼因緣?佛陀不會白白地現出瑞相,一定是要透露什麼資訊。這第一個,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二個,“今佛世尊入於三昧,不可思議現稀有事”,那麼我應該問誰?誰能夠回答?因為佛陀入定了,當然問佛陀是最清楚了,但問題是這個時候誰也不敢去打擾他,因為他老人家入定了。那麼入了定以後,這件事應該問誰呢?是怎麼回事呢?這是第二個。

第三個,“復作此念:是文殊師利法王子”,他老人家有一個特殊的功德,他曾經親近供養過去無量諸佛,所以文殊菩薩見多識廣,因此“必應見此稀有之相,我今當問”。

我們先看看古德怎麼說。古德認為彌勒菩薩的心中有“二疑一知”,兩個疑惑、一個覺知。哪兩個疑惑呢?第一個,佛陀為什麼要現此瑞相?這第一個疑惑。第二個,我應該去問誰?這第二個疑惑。一知,他是覺知什麼呢?這件事情我看來看去,佛陀既然入定了,也只有文殊菩薩可以問而已了,至少他是知道這件事的。這是古德的解釋,一般的古德是這麼說的。

但是,蕅益大師認為說,其實第二個跟第三個是互相抵消。你應當問誰?這是一個疑惑,結果他自己說可以問文殊菩薩,所以說第二個疑惑跟第三個覺知是剛好互相抵消。所以彌勒菩薩的疑惑其實只有一個,就是今者世尊為什麼現此瑞相?他是一個疑惑而已。

諸位!這個關鍵在哪裡,你知道嗎?為什麼在座的那麼多人,除了文殊菩薩以外,每一個人都產生疑惑?你說入定、放光,其實很多菩薩都會這樣做,但關鍵這個是佛陀入定、放光的。我們都知道,下位不知上位的境界。

比如說,有一天佛陀在說法的時候,舍利弗尊者沒有在這個地方,舍利弗尊者在另外一個地方。佛陀說法說到一半的時候,他希望舍利弗尊者要來到現場,所以他請目犍連尊者去請舍利弗尊者過來。目犍連尊者用神通力飛到舍利弗住的地方,舍利弗剛好在縫衣服。目犍連尊者說,佛陀希望你到他的現場去聽法。舍利弗說,你先過去,我把東西收一收馬上就過去。但目犍連尊者是希望說,是佛陀要你去,你應該跟我同時去。他就拉著舍利弗尊者的衣角,準備用神通力把他帶過去。舍利弗尊者在縫衣服,他拿一根針就插在地下,結果目犍連尊者絲毫不能動搖他的身體。他說,你先去吧。目犍連尊者沒辦法,只好先回去了。結果目犍連尊者回到說法的地方,舍利弗已經在座了。當然目犍連很奇怪,我是神通第一的!就請問佛陀。佛陀說,舍利弗尊者所入的三昧的境界,不是你目犍連能夠知道的。

所以,禪定也好,神通也好,關鍵是那一念心。初地現的禪定神通,跟二地現的禪定神通,跟佛陀現的禪定神通,那是完全不同的境界。所以,這個關鍵在哪裡呢?這個禪定神通是佛陀入的。那所有人,自佛以下,當然是滿頭霧水了。雖然大家都會現禪定神通,但關鍵是佛陀入的,也就沒有人知道了。

那麼文殊菩薩為什麼知道呢?我們看這段,彌勒菩薩的說話很有意思。他並沒有說文殊菩薩知道,他說文殊菩薩因為曾經親近供養過去諸佛,所以合理地推論,從他的生命經驗,他應該是看過這件事情。也就是說,即便文殊菩薩,也只能夠比量得知,他不能現量得知。他只是從他的生命經驗去論述這件事情。因為這個是佛陀入的三昧,是沒有人可以知道的。

這個是說明彌勒菩薩的疑念。

戊二、大眾疑念

爾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龍鬼神等,鹹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當問誰?

看這個意思,彌勒菩薩還是疑惑比較少的。畢竟是等覺菩薩,面對佛陀的神通光明瑞相,他只有一個疑惑,就是這個神通之相到底是什麼因緣?他起碼知道要問文殊菩薩。其他的凡夫就兩種疑惑了:第一個,怎麼有這個瑞相?“是佛光明神通之相”,為什麼有這個神通光明之相?第二個,應當問誰?

所以,按照蕅益大師的說法,彌勒菩薩只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