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三、四眾同見
請大家開啟講義第二百一十五面,我們看辛三的“四眾同見”。這一科是講到<見寶塔品>。從前面的經文,我們要知道兩個重點:第一個是寶塔的形成,第二個是寶塔的出現。
首先本品當中講到寶塔的形成,就是為什麼有這個寶塔。這個寶塔,當然它是因緣所生法,因為它有相狀,它是一種功德相。它是什麼因緣產生的呢?是多寶佛在因地行菩薩道的時候,他所發的願。他那個時候,願自己成佛滅度以後色身不壞,到十方諸佛講《法華經》的地方去作證。所以,這個寶塔,就是在因地的時候所發的願裡面點點滴滴地積累,最後成就了。這個就是寶塔,表達的是菩薩的願力。這是第一個我們必須清楚的。
第二個,它的重點是,寶塔是用什麼方式出現的。經文上說是“從地湧出,住在空中”。這句話就有三個階段了:
第一個階段,寶塔是怎麼樣?是含藏在大地當中。就是這個寶塔沒有出現之前在哪裡呢?當然在無明大地嘛。那麼在大地中的寶塔表示什麼?表示我們一個凡位的菩薩所發的菩提願。
我想,每一個人,要進入菩薩的階位,基本條件就是要發菩提心。你為什麼修學佛法?你為什麼要去做義工?你為什麼要持戒?你為什麼要念佛?從菩薩的角度,一方面你是為了自己的增上,上求佛道。但是兼帶的你必須要怎麼樣?你必須有一種願力,希望透過你的修學,使令你有緣的眾生乃至所有眾生離苦得樂。就是,我今天所有的拜懺,我希望能夠跟一切眾生分享。所以很多人在受了菩薩戒以後,基本上他已經成就了菩薩的種性了,就是他已經把佛道跟眾生當作他修行的兩大目標。可能大部分我們會重視在佛道,但是眾生基本上已經放進來了。乃至於淨土宗為菩提道求生淨土,我們在發願的時候都是要怎麼樣?回入娑婆度有情。所以,大乘的菩薩道,不可能你只為自己修學的,那你就不是菩薩了。
但是,凡位的菩薩受了菩薩戒、發了菩提願以後,他有一個問題,他的理觀薄弱。他就是靠一種信心,大乘的信仰、大乘的願力在支撐他。理觀薄弱的後果就是怎麼樣?就像一個寶塔被困在大地當中。理觀薄弱表示什麼?你反正內心要麼真要麼妄,真妄不兩立;你的光明薄弱,你的內心就是以自我意識的黑暗為主,你什麼事情就以自我為主。這自我意識是一種攀緣的、有所得的,所以我們自我意識的活動就會帶動兩個東西:第一個,生死業力;第二個,粗重的煩惱。當然,每一個人煩惱不同,每一個業力有輕重不同,但是大方向都是以自我——去主宰、去攀緣一切的人事,為主要思想。
所以,當我們的菩提願是依託在自我意識的階段,那我們就被整個無明大地的業力跟煩惱困住了,這個寶塔就出不了大地了。這是第一個階段的寶塔,就是凡夫的寶塔。但是我們不能否定你,你整天打妄想,但是你心中是有寶塔的,這一點是要值得肯定。但是這個寶塔活在我們的業力跟煩惱當中。
直到有一天你學習了《法華經》,學《法華經》你就知道怎麼樣?會權入實,你知道所有的事修是要理觀來帶動的。你拜懺也好,佈施也好,持戒也好,都是一種菩提願的實踐,但是它的核心就是離相的清淨心,就是把三乘的權法會歸到你一念的清淨的本性。所以你開始怎麼樣?開始修內觀了。所以你的修學兩個方向:第一個內觀真如,第二個外修三乘。
那麼,這個時候你的生命有什麼變化呢?你的寶塔開始怎麼樣?“從地湧出,住在空中”,你擺脫了你的業力跟煩惱而住在空中。這個空是什麼?清淨心。所以你這個願力在操作上更加的自在。可能你的願沒有變,你還是過去的那個願,你還是希望能夠願生西方淨土中,乃至於回入娑婆度有情,但是隨著你的理觀增長,你這個願力就有一種自在力。這個就是我們說的,你已經成就了成佛的正因。佛陀講跡門開權顯實,就是希望讓你的寶塔從大地裡面湧出來,住在空中。這是第一個,成就成佛的因地。
然後第二個階段呢?釋迦牟尼佛升到空中,開啟寶塔而見到佛陀,開塔見佛。寶塔的門本來是關閉的,是一種菩提願,但是你跟清淨心結合以後,慢慢地……清淨心、菩提願,當然我們凡夫剛開始主修清淨心,兼修菩提願。等到你到了法身菩薩就相反了,法身菩薩是主修菩提願兼安住清淨心。所以你那個時候清淨心菩提願結合,到最後就是門開啟了,多寶佛現前。多寶佛表示什麼?表示法身的功德。
所以我們看這個寶塔的變化,一個是大地裡面的寶塔,第二個是空中的寶塔,第三個是開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