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看你過去生有沒有善根。所以大乘佛法,尤其不思議境,是不能勉強的,你沒有善根就沒有善根了,那你就先學其他的權法。因為它這個信仰的生起,是不能心思、不能思辨、不能論證的,考驗的就是你過去生到底做了什麼事:你過去生是不是親近諸佛,是不是學習過《法華經》。
你過去生沒有這樣的善根的力量,那麼佛陀就告訴諸位弘法菩薩:“在所遊方,勿妄宣傳。”因為這種不思議境,比方說淨土法門,比方說《法華經》這種不思議境,你跟他講,他可能生起毀謗,可能讓他造成很大的傷害。所以我們這種不思議的法門都是叫做信解,而不是理解。就是你要先透過你的善根力產生信心。這個信心是沒有道理的,是不能講話的,就是你相信、你相應。那這樣的一個信心的生起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過去生有栽培,是師父的法義觸動了你過去的善根,所以你才相信的。是這樣子的。
這個地方,我們講到〈譬喻品〉裡面的這種所謂的“會權入實”的真理,佛陀講到流通的問題,特別地勸誡我們“在所遊方,勿妄宣傳”,你得要判斷對方的善根是不是具足,尤其大乘善根是不是具足。
醜二、謗毀業因
我們看醜二,謗毀業因。
如果這個人大乘善根不具足,他就有這個問題,就會毀謗而造作重大的業因。我們看經文
若人不信 毀謗此經
則斷一切 世間佛種
或復顰蹙 而懷疑惑
汝當聽說 此人罪報
若佛在世 若滅度後
其有誹謗 如斯經典
見有讀誦 書持經者
輕賤憎嫉 而懷結恨
此人罪報 汝今復聽
這個地方講到毀謗所造的業因。這個毀謗有兩種情況:第一個,直接對《法華經》這個妙法毀謗;第二個,對於受持《法華經》的人產生毀謗。
先看第一個,“若人不信”。“不信”,其實沒有過失,你只是不相信。那不相信也沒關係,你先學中觀、唯識,先學一些權法,都可以。但是如果你把不信提升到一種行動力,你出言毀謗,那這個問題就嚴重了。
那麼這造什麼業因呢?斷一切世間佛種!你就斷絕一切凡夫世間成佛的因緣。《法華經》是讓一切凡夫成佛的因緣,絕大部分的凡夫很少人能夠走《華嚴經》的路線,直接發菩提心、直接修六度而成佛的,很少,尤其末法時代。我們前面說過,末法時代的共業是根鈍遮重,善根薄弱,他對於大乘的承當力薄弱,他畏怯,心量狹小,所以根鈍。第二個,會生長在末法時代,五濁惡世,某種程度,貪愛的煩惱也比較重。所以,末法時代的人絕大部分都是怎麼樣?先用權法調伏煩惱,然後再入實法,都是兩階段修學的。一般都是“會權入實”,用對接的方式,很少人直接走大乘的,很少。所以,《法華經》作為先修權法再對接的一個實法,你把它後半段給毀謗了,那麼大家就剩下權法,就在因緣裡面繞不出去了。不管業果——修隨順因緣,還是站在因緣的對立面修空性,修因緣法、修空性,都不是真實法。
我們講過,真實的東西不是修來的,它不能夠是有創造性——有生有滅的,它一定是本具的東西。權法的核心思想沒有進入到我們的生命的根本,所以你一旦毀謗的時候就有兩個問題了:第一個,不信。你就因為不信而毀謗,執權疑實。執權就是執著空性而否定一心真如,那麼你就只有出離道,沒有菩提道了。第二個,有謬解。什麼叫謬解呢?執理廢事。你聽到真如本性以後,你就覺得這個不需要修證,當下就是常樂我淨。但是,真如本性有不變義、有隨緣義,你一放逸的時候,真如是會現出痛苦果報來的。所以,真如跟因緣是互動的,那麼你今天執理廢事的後果,就是開始毀謗。
這種不信、謬解以後毀謗,產生兩種過失:第一個,不信小善可以成佛,斷了緣因的佛種。《法華經》講到安住真如本性,“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你用一種禮拜、讚歎、稱念名號的熏習,都能夠讓你慢慢地趨向佛道,所以你一毀謗《法華經》,你就斷了眾生的緣因的佛種。第二個,你不相信理觀可以會道。我們不斷地觀照我們一念心性本來清淨、本來具足,每一次的觀照就使令我們跟真如本性更加地接近。這種理觀就是這樣,你不斷地觀,它光明就越來越大。
所以,你一毀謗《法華經》,你斷了兩種佛種:第一個,緣因的佛種,善法可以成佛;第二個,了因佛種,理觀可以會道。理觀跟事修兩種因緣被你一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