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沒有進過哈佛大學。“儘管如此,這位出身於得克薩斯牧場的政客,上臺後仍然決定依靠前任的精英顧問們打點外交和國防。在他看來,越南是美國面對的頭號對外政策問題。上臺第二天,他作為新總統首次聽取世界形勢介紹,所得印象是天下大致無事,只有亂哄哄的南越”真正令人擔憂“。 他從前任總統那裡繼承這些亂七八糟、危機四伏的事情,就像一條鯰魚,”剛剛咬住了一條碩大肥美的蠕蟲,而其中卻隱藏著一把鋒利無比的鉤子。“以前,肯尼迪基本上把他排除在有關越南問題的決策層之外,他僅僅在1961年5月拜訪過這個國家一次,現在,除了吳庭豔那個倒黴蛋還在他腦海裡留有一些印象外,他對這個熱帶小國的瞭解幾乎是一片空白。約翰遜決定把麥克納馬拉叫來,想聽聽他在越南問題上的看法。
肯尼迪的死讓麥克納馬拉陷入了情緒的低潮。要不是感念肯尼迪的知遇之恩,他才不願趟政治這灘渾水,更不會陷入越南這個該死的泥潭。現在肯尼迪死了,對於新老闆約翰遜的秉性,他早有耳聞,也有所領教。他下定決心,只要約翰遜稍有暗示,他立馬辭職,決不戀戰。
約翰遜看見麥克納馬拉那一絲不苟、油光可鑑的分頭,不由一陣厭煩。對於這些哈佛大學的知識分子,他從來沒有什麼好感,可是,越南問題是這幫自作聰明的幕僚們鼓動肯尼迪陷進去的,解鈴還須繫鈴人,不求助於他們,還能依靠誰呢? txt小說上傳分享
“北部灣事件”引爆越戰升級(2)
約翰遜和麥克納馬拉握了手,說:”我們都對約翰的死感到很悲痛,但現在最重要的是把他沒完成的事接著進行下去。我們都在一條船上,鮑勃,放手去幹你的事情,特別是在越南。“”我和洛奇談過,他向我報告了南越的情況,我告訴他,我不想丟失南越,不想成為看到東南亞步中國後塵的美國總統。“麥克納馬拉對總統的信賴表示感謝,並保證國防部將一如既往地關注越南問題,決不讓美國在東南亞的這塊前哨陣地落入共產黨人之手。他告訴約翰遜,據他了解,儘管他個人認為搞掉吳庭豔對改善局勢沒有什麼幫助,但目前南越的形勢還不至於一團糟,特別在軍事上暫時不會出現危機。關鍵是各種渠道的情報和資訊紛亂繁雜,要整出個頭緒,必須到實地看一看才能得出結論。約翰遜沉默片刻,馬上讓麥克納馬拉在巴黎參加完北約組織會議返回的途中,去西貢看看,以查清還能做些什麼更多的事情。
出了白宮,麥克納馬拉吃了一顆定心丸,他還會在國防部長這個位子上做下去。看來,無論是誰在白宮,在越南問題上只能執行一項政策——繼續保持美國的存在,在這一點上,無論是活著的老總統,還是死了的年輕總統,還有約翰遜這位現任總統,觀點都毫無二致,都把南越的存亡當作圍堵共產主義的前哨,因此防止南越的”淪陷“就成為首要任務。
約翰遜深信,越南問題儘管是肯尼迪留下的爛攤子,但歸根結底還是蘇聯和中國惹的禍,這兩個共產主義大國一心一意要擴張霸權,把紅旗插遍東南亞。約翰遜的內心獨白是:”我關於歷史所知的一切都告訴我:如果退出越南,讓胡志明穿過西貢大街,那麼,我恰恰是做了張伯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做的事情。……一旦我們表現出軟弱,莫斯科和北京就將火速前來利用我們的軟弱,他們可能單獨來,也可能一齊來。他們不可能拒絕利用這個機會來擴充套件他們的控制,填補我們撤離所留下的權力真空。……“對此,約翰遜自認為別無選擇,決不能容忍這種情況發生,袖手旁觀不是他的風格。
一位美國記者曾經寫道:”我一想到林登·約翰遜,就似乎馬上看到了一隻伸得長長的手——伸出去要拿起電話聽筒,要抓住一紮檔案,要握手,要擁抱……“。約翰遜總統喜歡握手在政界是出了名的,《紐約時報》稱他是”握手專家“,一個流傳甚廣的笑話說,有一次在洛杉磯,一個扒手把手朝著一個人的口袋伸去,結果發現自己竟和美國總統握上了手。同樣,在越南問題上,約翰遜馬上就要證明,他比他的前任手伸得更長。
在肯尼迪遇刺後第三天,約翰遜釋出了一份國家安全備忘錄,稱:”政府全體高階官員一致支援美國在南越的既定政策。“1963年11月26日,約翰遜作出決定:向業已掌權的南越軍人集團提供大量軍事、經濟援助;強化肯尼迪時期開始的對北越的秘密軍事行動;擬定美國在寮國境內進行軍事行動的計劃。他還向全體高階幕僚強調應最大限度地強化在越南的實力,並且要求他們每日自省還能為此多做些什麼。
在約翰遜上臺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