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碇醒搿��ㄗ芾斫擦嘶埃��砩隙チ艘瘓洌骸�悴荒艽�恚 ㄎ腋峽煬退擔骸�竊趺窗歟課衣砩閒匆桓黽焯鄭�枰��季凸�肌!ㄉ倨嫠擔骸�且膊灰�!ㄋ低昃桶訓緇骯疑狹恕N乙惶�橢�朗慮椴輝諼藝舛�U餼浠鞍鹽醫饌蚜恕�
透過這一天的事,覺得康、陳是對我來了個突然襲擊。本來我對康、陳有些看法,但當時也不敢太懷疑,因為他們都是老資格的同志。
。。
毛主席決定發表第一張大字報
5月31日,陳伯達親自到《人民日報》社,改組《人民日報》社,撤了吳冷西社長的職務,宣佈中央確定派工作組進駐。這是中央派的第一個工作組,而且由陳伯達宣佈,並由他領導。
改組後的第二天,6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社論指出:〃革命的根本問題是政權問題。……有了政權,就有了一切。沒有政權,就喪失一切。因此,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之後,無論有著怎樣千頭萬緒的事,都永遠不要忘記政權,不要忘記方向,不要失掉中心。〃這篇社論實際將林彪五一八講話精神公佈於眾。社論宣佈:〃一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高潮,正在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社會主義中國興起。〃6月1日,我們正在開華北工作會議,由我傳達五月政治局擴大會議的決定。下面遞了一個條子,說是由康老那裡送過來的檔案。我開啟一看是康生寫的條子。內容是毛主席在杭州對聶元梓大字報的批示,並說今天就要公佈。毛主席批示的內容,因為時間倉促,看得很匆忙,我已記不清了。考慮到事關重大,我在會上唸了康生寫的條子。
6月1日晚8點,中央廣播電臺全文播放了聶元梓的大字報,毛主席稱讚它是〃全國第一張馬列主義的大字報〃。這一下子火就點起來了。
康生欣喜若狂,他有一次在大會上說:〃大字報廣播後,我感到解放了。〃而大字報廣播後我就十分被動,因為我在北大的講話與毛主席的評價顯然不同。
當天晚上,張承先率少數工作隊員進了北京大學。
6月2日,《人民日報》第一版以醒目標題《北京大學七同志一張大字報揭穿了一個大陰謀》,全文刊登了聶元梓的大字報,並發表了評論員的文章《歡呼北大的一張大字報》。評論員的文章說〃北京大學是'三家村'黑幫的一個重要據點,是他們反黨反社會主義的頑固堡壘〃,並說北大的黨組織是〃假共產黨,是修正主義的'黨'〃,說〃你們的'組織'就是反黨集團,你們的紀律就是對無產階級革命派實行殘酷無情的打擊〃。各高等院校紛紛效仿北大,揪鬥校系領導,沖垮各級組織,從此全國高校陷於混亂,一發而不可收。
1969年中蘇邊界衝突:緣起和結果
中蘇邊界問題是長期存在於中蘇兩國之間的歷史懸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由於中國〃一邊倒〃外交政策的確定以及中蘇同盟的建立,中國和蘇聯都一直不曾觸及邊界問題,兩國邊境地區的天空始終晴朗少雲。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蘇之間裂痕不斷擴大,邊界爭端也即肇啟,並且隨兩國關係的惡化,邊界衝突不斷升級。面對蘇聯強大的軍事、政治壓力,以及美國對華政策的緩和跡象,毛澤東愈益明確了對中國的威脅究竟來自何方。由此,在他提出建立反帝、反修兩條統一戰線和兩個拳頭出擊的總體戰略的同時,已經開始考慮繼續調整中國的對外戰略。特別是在蘇聯不斷挑起邊境流血事件,導致中蘇邊界衝突升級後,毛澤東便將中蘇邊界問題納入其對外戰略之中,作為鬆動對美關係、聯合世界一切政治力量重點反對蘇聯霸權主義的一個重要鬥爭手段,進而充分發揮邊界問題的制衡作用,掌握對蘇外交的主動權。1969年中國在中蘇邊界進行的自衛反擊戰即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其結果直接促成了毛澤東新的對外戰略的建立。
。。
中蘇邊界問題的由來
中蘇邊界的劃分始於17世紀。沙皇俄國於16世紀中葉向東擴張,至17世紀下半葉開始與中國發生邊界問題。1689年中俄簽訂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規定了中俄兩國的東段邊界;1727年又簽訂了《布連斯奇條約》,規定了兩國的中段邊界;中俄西段邊界當時無條約規定,中國的西部疆界大約在巴爾喀什湖北岸。這樣,在19世紀40年代以前,中俄兩國在基本平等的基礎上,透過協商初步確定了兩國邊界的走向。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沙皇俄國與西方列強勾結,迫使中國簽訂了一系列涉及邊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