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澤東預計到他的許多想法和做###受到不少人的反對,因此在1974年7月佈置了王安石的《答司馬諫議書》,提倡〃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精神,以支援〃左〃的路線推行。(據傳,他當時還讀了清代人蔡上翔寫的《王荊公年譜考略》一書。)毛澤東揚法批儒,不僅是因為林彪私下推崇過孔孟之道,藉此從思想根源上批判林彪集團,更重要的是借宣傳法家堅持變革和儒家反對變革來維護〃文化大革命〃。〃文革〃特殊背景下的社會政治體制,是建國以來絕無僅有的,不僅民主與法制遭到空前破壞,而且還要以歷史上的封建中央集權制為根據繼續強化這種政治體制,這必將把社會的正常執行與操作推向一個無法把握的絕端,導致社會的無序狀態。不管毛澤東主觀上是否授意,但他的談話和佈置的大字本,客觀上為江青一夥於1974年初提出批林批孔運動、陰謀打擊周恩來和大批老幹部提供了根據。1973年底掀起的批判尊儒反法思潮,1974年1月18日毛澤東批轉江青主持選編的《林彪與孔孟之道》(材料之一),1月25日江青等人在京召開的中央直屬機關和國家機關〃批林批孔〃動員大會,都是上述背景的產物。毛澤東批准並發動〃批林批孔〃運動的目的,在於透過〃批林批孔〃進一步肯定〃文化大革命〃的理論和實踐,反修防修,防止〃資本主義復辟〃。這一階段佈置註釋的大字本,在客觀上對此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txt小說上傳分享

從印製〃大字本〃古籍看毛澤東晚年的思想和心態(6)

面對當時來自北方的原蘇聯的軍事威脅,毛澤東還重視歷史經驗的啟示,這就是1974年6月佈置的西漢政治家晁錯的兩篇文章:《募民相徙以實塞下疏》和《上書言兵事》,前文主旨是說為了抗擊匈奴入侵,必須移民實邊,屯戍邊塞,〃使民樂其處而有長居之心〃,確保〃制邊縣備敵〃。這樣,既可節省國家開支,又能增強邊防能力。70年代城市知識青年支邊的現代人口遷移,就是在北方軍事壓力下吸取古代屯墾戍邊的歷史經驗的結果。後文主旨是總結漢興以來同匈奴作戰的歷史經驗,具體分析了漢朝與匈奴雙方軍隊的長處與短處,認為漢朝軍隊在數量上超過匈奴,只要發揮自己長處,就有可能打敗侵略者。只要瞭解1973年至1974年原蘇聯在遠東地區陳兵45個師據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軍事平衡》資料,轉引自《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冊,第334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ZW)〗,對中國形成巨大的軍事威脅,就不難理解毛澤東讀這兩篇文章的原因了。〖BT2〗三毛澤東曾多次計劃結束〃文化大革命〃。1967年7月他在武漢提出,文化大革命一年開張,二年看眉目,定下基礎,三年收尾。然而,三年過去了收不了尾。1969年4月,在中共第九次代表大會上,他希望〃大會開成一個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又在九屆一中全會上發出〃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的號召。可是就是團結不起來,還發生了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以後,由周恩來主持工作、鄧小平復出的短暫調整時期,很快又被反右傾復辟、〃批林批孔〃所衝擊。透過艱苦努力剛剛趨向穩定的政治局勢和有所發展的國民經濟,重新遭到嚴重破壞。〃文化大革命〃已不能按毛澤東的意願〃勝利結束〃。毛澤東的健康狀況明顯下降,〃從1971年春天起,毛主席每到開春和入冬總要生病,而且是比較嚴重的老年性疾病。〃###:《毛澤東、周恩來晚年二三事》,見《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華齡出版社1990年版,第124頁。1972年5月,周恩來檢查身體時發現癌症,1974年6月又因病重住了院,這對不能不依靠周恩來處理日常工作的毛澤東是一個巨大震動。1974年春,毛澤東又患了老年性白內障,1975年8月,動了手術。1974年7月,毛澤東到長沙養病,前後達10個月之久,1975年5月才回京。1974年10月11日中央發通知傳達他的指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已經八年。現在,以安定為好。全黨全軍要團結。〃然而,國內形勢仍然那麼尖銳複雜。江青一夥為篡奪更大權力,加緊了陰謀活動。江青同毛澤東思想上的不協調和干擾,使毛澤東十分煩惱(毛澤東離京赴長沙休養前,在7月17日的政治局會議上批評了江青和〃四人幫〃)。政治,社會;理想,現實;疾病,家庭;壯志,暮年,這一切,在晚年毛澤東的感情上掀起巨大的波瀾,造成他錯綜複雜的心態和至深且巨的精神創傷,使他不得不從中國古典辭賦詩詞等文學作品中尋求心志的撫慰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