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坐在辦公室裡,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目光落在面前的計劃書上。這次的科普宣傳活動,對於推廣智慧修復技術至關重要,他深知責任重大。
“新文,這次活動的準備工作可不輕鬆啊。”助手小林走進來,一臉擔憂地說道。
新文抬起頭,眼神堅定:“再難我們也要做好,這是讓大家瞭解智慧修復的好機會。”
新文立刻召集團隊成員,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活動。
“宣傳海報一定要突出智慧修復的優勢,要有衝擊力!”新文對負責設計的小張說道。
小張點點頭:“新文,我明白,但是時間太緊了,我怕質量達不到您的要求。”
新文鼓勵他:“小張,相信自己,我們一起努力。”
與此同時,新文還要協調場地、準備展示的修復成果等一系列繁瑣的工作。
新文的妻子打來電話:“親愛的,你最近忙得都不著家了,注意身體啊。”
新文心中一暖:“放心吧,這次活動成功了,一切都值得。”
活動當天,現場來了不少人,但也有一些人是抱著懷疑的態度來的。
“這智慧修復能行嗎?不會是忽悠人的吧?”一位大爺說道。
新文聽到這話,走上前微笑著解釋:“大爺,您別急,一會兒您看看我們的成果展示就知道了。”
在展示環節,突然裝置出現了故障,原本要展示的修復過程無法正常進行。
“新文,怎麼辦?”小林著急地問道。
新文的額頭冒出了汗珠,但他很快冷靜下來:“先安撫觀眾,技術人員抓緊搶修。”
就在這時,一位專家提出了尖銳的問題:“智慧修復會不會破壞物品原本的歷史價值?”
新文深吸一口氣,從容地回答:“專家,我們有嚴格的標準和流程,是在保護歷史價值的基礎上進行修復的。”
經過一番努力,裝置終於修好,精彩的展示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新文,太好了,總算沒出大亂子。”小林松了一口氣。
新文卻不敢放鬆:“還沒完,後面還有互動環節,不能掉以輕心。”
在互動環節,一個小朋友好奇地問:“叔叔,我可以試試嗎?”
新文笑著說:“當然可以,小朋友。”
然而,小朋友不小心弄壞了一個展示品,孩子的家長頓時慌了神。
新文連忙安慰:“沒關係,這只是個小意外,孩子也是出於好奇。”
活動結束後,新文疲憊地坐在椅子上。
“新文,這次活動還算成功吧?”小林問道。
新文看著逐漸散去的人群:“還不夠,我們要讓更多的人真正理解和接受智慧修復。”
回到家,新文的女兒撲進他懷裡:“爸爸,你今天做了很厲害的事嗎?”
新文親親女兒的臉蛋:“寶貝,爸爸在努力讓大家瞭解一些新的知識。”
接下來的日子裡,新文帶著團隊走進社群、學校,開展更多的科普活動。
在一所學校裡,一位老師質疑道:“這會不會讓學生忽視傳統的修復方法?”
新文耐心地解釋:“老師,我們不是要取代傳統,而是相互補充,為保護文化遺產提供更多的可能。”
隨著活動的不斷開展,新文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
資金不足、人員調配困難、場地受限等等問題接踵而至。
“新文,我覺得我們快撐不住了。”小林有些沮喪。
新文鼓勵大家:“別灰心,我們已經有了一些成果,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更多人認可的。”
在一次社群活動中,下起了大雨,但觀眾們依然沒有離開,堅持聽完新文的講解。
新文感動不已:“大家的支援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智慧修復技術逐漸被大眾所瞭解和認可。
“新文,我們做到了!”小林興奮地說道。
新文看著團隊成員們充滿成就感的笑容,心中充滿了自豪:“這只是開始,我們還要繼續努力,讓智慧修復發揮更大的作用。”